|
擇鄰而居
睦鄰而處 |
|
自古即有「千金置宅,萬金買鄰」的觀念,買一幢千金的房子,房子好不算好,需看鄰居。若鄰居不好,買房子雖只花了一千元,也是貴的,若鄰居都能里仁為美,萬金買房也不算貴。住在不好的鄰居旁,家庭、子弟都不會學好,等到後悔時已來不及了。我們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都要進行選擇,永久要住的房子,更要擇鄰而居。「孟母三遷」就是這方面很好的典范,如果不是孟母善擇鄰,恐怕中國歷史上就憾失亞圣孟子了。
善擇鄰是有學問的。待居處安定後,與鄰和諧相處也是很必要的,諺語講遠親不如近鄰嘛!居家生活難免會有一些為難的事,鄰里之間相互伸出援手,是非常自然又溫暖人心的。我們且看看發生在我們尋常百姓身邊的事情。
新搬來的老先生
甲棟樓的樓下堆擠著各家的腳踏車,若一一擺整齊還算寬敞,偏偏每個人圖方便,總是隨意落腳,結果橫七豎八把路都擋死了,弄得每個人進出都像是翻山越嶺。不久搬來個有腿疾的老先生,他每天早晚都要柱個拐杖散步,很難想象他要如何穿越重重的車陣而走出大門外,怎麼受得了這番折騰?
一天,老先生敲了敲隔壁李先生家的門,說:「可不可以借我幾個特大號深底的盤子?我兒子農場葡萄收成了,今早給我送了兩簍來,我想送大家嘗嘗鮮。」首先他先拿了兩盤給李先生,然後拜托他幫忙分一分,因為老人家的腿上下樓梯不方便。於是李先生幫忙把葡萄分送到各家,這才發現數年毫不相識的鄰居還滿和藹的,接著一晚上李先生家的門鈴響個不停,大家都來還盤子,見面後又順道聊聊天,挺開心的。
幾天後樓里變溫暖了,大家見面開始會打招呼,談談生活瑣事,也因此了解了彼此的情況。四樓王爺爺的孫子失業了,對門古叔叔的單位剛好有合適的空缺就安置了他;三樓左邊王阿姨住院開刀,幾家就自發輪流照顧孩子的三餐;六層的張老師利用晚間散步的時間,給樓里的孩子們講述讀誦《弟子規》的益處;宋阿姨家的水管忘記關,對門的黃奶奶發現門口流出的水跡後,立即打電話告訴她,避免了更嚴重的家庭水患……不久,樓下那些車也都自動擺放整齊了,讓出了寬寬的走道。
老先生仍然照常去散步,這天李先生老遠瞧見他,正要打招呼,忽然聽見水果販大叫:「老先生,今天的葡萄剛到,又大又新鮮,您要不要再買兩簍?」噢,原來是……老先生對全樓人的關愛好像一股暖流,流過人們原本冷漠的心頭,使整棟樓的鄰里和睦互助、溫暖如一家。老先生這寬慈仁愛的舉動,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傚彷呢?
|
默想:讓我們學著多用一點心,從關心周遭的鄰友開始,多說好 |
話,讓人心向上、彼此更和善;多做利人的事,使人性的美充分發揮,給狹隘
脫序的人間一點真情和溫馨。
本文參考
:《雪公師訓集錦》
《明倫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