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為心聲 文為利世
讀小學的時候,便很喜歡寫作文,覺得能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心情,真是一件美妙的事。一天,幾位同學幫老師一起批改作文,大家都在談論寫作的事,也提出不少問題。我想了一下,便請教語文老師:「老師,怎樣才能寫出好文章啊?」
老師并沒有馬上回答我,她想了一會兒,然後認真地對我說:「平時,你留心觀察,細心看身邊的一切事物,把感受真實地記下來,時間久了,就會寫出好文章。」
這話雖然很短,卻讓我一直記到現在。感受到,文章就是源自於生活,是內心真實感受的顯現。於是那時起,我開始學會去觀察,發現了花草樹木,蟲鳴鳥叫,朵朵白云,小橋流水,都有它們生命的律動,活潑可愛,仔細深入後常有意外的驚喜。然而上完小學,與寫作就漸行漸遠,少了鼓勵,對寫作似乎也失去了信心。
後來有幸,加入了學習傳統文化的隊伍,在濃郁的藝文氛圍中,每當閱讀到佳作美文,讀後總令人心情舒暢無比:好比有些文章,像涓涓細流,滋潤人心;有些文章大氣磅礡,使我們感受到力量;有些文章,又充滿陽光朝氣,讓我們更添信心與希望。賞心悅目之余,使我又燃起了寫作的興趣。
一天,我寫了一篇文章,請老師看。老師見我有興趣寫,便教我每天練習八百字,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真實地記下來,先練兩三年,平常再多讀書。
當時一聽,有點不解,難道不是要練習文筆嗎?華麗的詞藻,生動的言語,不是更需要嗎?并不知道老師為何這樣教導,但經過二年的練習後,我才漸漸明白。老師當初沒有要求字句的華麗,只是讓我寫下真實感受,這正是「真感情,好文章」。當發自內心的真誠,哪怕言詞沒有那麼精彩華麗,也能在平淡的敘述中,感受到其中的真實情感。言為心聲,表達出來是內心的真實感動,才是文章的可貴處。否則文章恐怕就虛有其表,少了內涵了。
老師教我的方法,雖然與眾不同,讓我隨意嘗試任何題材,這也使我大大提高了寫作的興趣。因為是真實地記下自己的感受,不是刻意寫出來,所以,每天都有寫不完的故事。
之後,老師又進一步提點我,教我修改文章。
好書不厭百回讀,一篇佳作,可以讀上多次。何況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圣賢人的文章,往往簡短幾句,就包含很深的義理。百回千回,都讀不厭。這樣的文章,最具生命力。
因此,文章的修改也很重要。能耐下心來認真潤飾,揣摩字句,文筆自然更加流暢。又能在生活中不斷自我提升,便會有新的感悟,文章的意境,也會隨之升華。就像要寫出大氣磅礡的文章,也需有博大的胸懷,高遠的見地,才能展露文章的豪氣。人們讀後,也能感受這股氣勢,回味無窮。
因為文章,灌注了生命活力及意涵。它可以對人間喜怒哀樂的感悟,暢快的抒發;又可以表述我們的思想意識,對於天下事理的賞識鑒別。倘若寫作只流於敷衍,或另有意圖,那就顯得虛假而浮華。那麼,原本可以快樂的學習,反而學得辛苦,這實在是很冤枉的事。
德為根本,古人立言,重視文以載道,故好文章能流傳千古,利世久遠。於是可以感受到,文章的好壞,并不在於它的華麗,而在於它深遠的義涵。它能啟迪我們智慧,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真情,做人的誠心,如此便不失為一篇好文章。
言為心聲,發自內心的正直善良,所表達出來的意境,自然真誠感人;又本著一顆利益社會的心,用愛去感受人世間的森羅萬象,文章自然有了生命與活力,永遠流淌在人們心田中……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前頁
後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