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話題

 

 

 

苦與甜

記得第一次吃苦瓜,我很不情愿,因為不喜歡苦的味道,爸爸媽媽一直勸我,說很好吃,而且清熱去火。於是我嘗了一口,感覺味道并不像他們所說的那麼好,眉頭便馬上皺了起來,心里想:哪里好吃,真苦!

後來,吃習慣了,反而挺喜歡它了,那種苦味,反變成了一種特別的滋味。

小時候,因為喜好吃甜食,不知節制,於是牙齒很快就被蛀掉了。還記得,牙疼起來在床上翻滾的痛苦,一邊捂著火辣辣的臉,一邊直掉眼淚,真是悔之莫及!

現在想想,在人生中,不也如此嗎?千百種滋味,有苦有甜,吃到苦時,不禁要排斥,皺起眉頭想,為什麼會這麼苦?特別在挨不過去的時候,總會抱怨生活苦悶。然而,若能換一種心境,則品嘗過苦的滋味後,反讓自己更不怕吃苦,也更能吃苦了。但若一味迷戀甜蜜,只怕將自己養成溫室的花朵後,反倒經不起風雨的洗禮。

人在苦中,雖然苦,但能不怕苦,還能借此自我磨煉、提陞,那苦又成為培養能力的一種機遇。

王守仁被貶貴州時,仍在當地不知疲倦講學,移風化俗;林則徐流放伊犁,不顧逆境和老病之軀,在新疆墾荒屯田,興建水利。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左丘明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韓非子囚於秦而做《說難》《孤憤》。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雖本具天質,不經一番敲磨打琢的磨煉,如何從石中呈現,被人珍貴?百煉成鋼,沒有烈火中的千錘百煉,如何能更加堅強剛勁,更顯非凡?太史公司馬遷遭李陵之禍,受到宮刑後,仍能忍辱負重,自我勉勵,他在監牢中備經種種苦難折磨,仍不忘心志,忍人所不能忍,一心著書,最終留下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千古絕唱——《史記》。

正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格言聯璧》亦云:「成名立業者,多困窮家之男兒;敗家喪身者,多富貴家之子孫。」《孟子》也說道:「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可見,吃苦不是壞事,經過歷練與考驗,將會更加堅韌,更顯光輝,而嘗過苦難的滋味後,也更能珍惜幸福的甜蜜。

進而,雖身在苦中,心亦可不苦,甚至能自得其樂。孔子陳蔡絕糧七日而能弦歌,顏回簞食瓢飲仍不改其樂。我們何不也學著苦中作樂,放下內心的塵勞苦悶,開拓心胸,感受內心的超然與自在呢?

人生的幸福,并不在於每日能嘗到喜歡的甜蜜滋味,而是在生活中,懂得時時感恩自己的所得,感念一切恩賜。而在苦難中,能勇敢面對;在困頓時,能安然順受;在低谷中,能不忘心志;內心想的是如何做有益於眾人的事情,從而能自我超脫。那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可以超越眼前的苦,而能苦中有甜,讓人生過得自在而充實!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前頁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