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話題

 

 

驚蟄養生

驚蟄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4日~7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節氣。歷書記載:「斗指丁為驚蟄,雷鳴動,蟄蟲皆震起而出,故名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中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長大,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中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每年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每年的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相吻合。「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所以中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驚蟄節氣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較雨水節氣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驚蟄雖然氣溫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於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麥產量的重要因素。植樹造林也應該考慮這個氣候特點,栽後要勤於澆灌,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驚蟄過後萬物復蘇,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春天疾病活躍的季節。由於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從飲食方面來看,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大家可根據各人體質選擇如豆腐、油菜、慈姑、白蘿卜、扁豆、包菜、蠶豆、洋蔥、紫菜、荸薺、白果、枇杷、芝麻、蜂蜜、甘蔗、桃仁等。日常煮食各種粥類,如糯米、薏苡仁、紅小豆、黑豆、大棗、花生、黃豆煮粥。也可選用一些活血養氣之藥品褒湯飲用 (誠意推薦本網大方廣素食所掛之「十全大補湯」http://www.dfg.cn/big5/ssht/ss/66-sqdb.html)。少食肥甘厚味、飲料、酒類之品,且每餐不宜過飽。

中醫認為,人體發病的主要原因,取決於體質的不同,也就是說體質決定著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如何改變不良的體質狀態,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問題。這里我們要說的是,體質不是固定不變的,即使在同一環境中,只要我們本著積極的生活態度,采取積極的養生措施,是可以糾正體質上的偏頗,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萬物復蘇,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這概括了驚蟄養生在起居方面的基本要點。

我們大家都知道,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經絡氣血正常運行,則身心健康,故平時注意加強自我涵養,養成冷靜、沈著的習慣。尊崇明師,選擇益友,多聽美好音樂,多曬太陽,并加強鍛煉,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保健按摩等,能使身體各部都活躍起來,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無論勞動、運動均可。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看,那溫和燦爛的春陽,載滿愛與恩澤,將幸福、希望、祥和灑向人間。綿綿春雨,潤物細無聲。萬物滋榮,充滿活力。愿我們拋卻往昔煩懮,盡己本分,埋首耕耘,將來必有華果敷榮的收獲之時!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