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之有余
【「道」人皆不懂,「德」似明不白,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才肯做,無利於己,一毛不拔,因為無「仁」。「義」好講卻不好懂,所以只好講「禮」。禮主敬,敬又在於讓,大小事一切依禮而行,皆是讓。堯讓王位給舜,舜也讓給禹,堯和舜就是禮讓治國。國尚可讓,何況其他小事?大家互相禮讓,就顯得富裕有余,如果相爭不下,則什麼東西都覺得不夠分配,所以古人說:「讓之有余,爭之不足」。以前人禮讓成了習慣,有同年做官的在一起,有人感慨:「誰先作古?」另一個人馬上答說:「先生先講。」平時讓慣了,才有這種趣事。】
|
人格事業
【俗話說:「在家為民百年,不如作官一日。」作了官,名留青史,子孫與有榮焉。但是,孔子告誡弟子,一個人是否作官,有無地位,不值得懮愁,應該懮愁的是人格事業有否建樹了?若真能著書立說,也是不錯。如果一味鉆營功名,不到一年,所學盡去一半。所以古時的書院如白鹿洞書院,多設在山中,書院院長稱作「山長」,以遠離世俗,能長養讀書人的浩然正氣。論語一書以仁義道德為根本,學此書別求虛名,總要仁義不離身,離了仁義,就是白學。】
|
春秋之筆
【孔子教人,是以春秋之筆口誅筆伐,他沒有政治權力,只能以一二字褒貶善惡。口誅筆伐的方式,在清朝還有它的效力,到了今日也還有力量。現在無論法律訂多少條、訂得多嚴,有人還是照常犯,
貪污、做流氓太保都不在乎。但是,若稱他是一位君子,無論達官貴人,或是鄉間村民都會喜歡,若罵他是小人,人人皆受不了。】
|
如何謙虛
【學《論語》主要在學做人,學謙虛。不謙虛不行,因為吾人根本不中用,要打從心中真謙虛。如何才能真謙虛?若知世間學問無量無邊,眼光大開,學問自然大進,方知自己所懂的實在少之又少。以臺灣的植物為例,臺灣人也不能叫得出全部的名字,草木一項都叫不全,何況動物等其他的事物!能不謙虛嗎?】
|
多多領教
【吾遇事,何事該辦,何事不該辦,略知一二而已,并非每事都知合義與否,所以須多請教人,不論他是老人或是小孩。孔子是圣人,跟師襄學琴,也以童子項橐為師。孔子無常師,老師很多,誰有能力就向他學。學問到了,遇見事情就知是否合義,學問不夠就要多向人領教。】
|
義利之辨
【君子一舉一動若在義上,就是一位義人。布施是義,做小偷豈不是不義?不盡然,日據時代的臺灣廖添丁,一身武藝,專殺日本官,劫日本人的錢庫,以濟窮人,我曾作了一首名為「廖添丁鄉農也,日據臺灣後,憤而棄業為游俠,專劫庫財散給貧眾,日人無如之何」的詩,辨明廖添丁雖是做賊,卻是義行,他劫財并非為了一己之私。小人為利,一舉一動先求自己夠本,自己有便宜好處,他才肯做,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是私心滔滔的小人。其實對天下有利,於己也有利,小人體認不到!】
|
九重泉下盡交期
【每首樂曲演奏到最後要如抽絲,綿綿不斷,至盡頭還有尾聲,尾聲完後余音裊裊,弦外有音。做人、說話、做事都要如此,對朋友也可依此法,朋友久而敬之,死後仍是朋友,所謂「九重泉下盡交期」,在九泉之下再敘。】
|
待人以寬
【世間上的每個人皆有地位,家中、出外,甚至夫妻之間本來就有上下的地位,地位雖有上下之別,卻是平等的。此平等并不像今人說的平等,現在有的人叫父親作大哥,父親叫兒子作老弟,美其名為父子平等,實是邪說。日中則昃,月有圓缺,天然就是如此差別。凡是居上位、高位,對在下者,皆須從寬,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小過裝聾,大過糾正,若大小過皆管,管到傷和氣,就不勝其煩,反而不寬了。漢朝的劉寬一生不生氣,婢女翻倒羹湯,濺了劉寬一身,反而問她:手有否燙到?這就是居上以寬。】
|
言行不離仁
【仁者,從二人,凡事要體諒對方,不自私傷人。仁不在外,但言語動作可以表現內心的仁恕,言行不離仁,才是學仁之人。例如,說話時不只為我,不可傷人;做事為我,也要為他,而且不能只為張三,不為李四,對張三、李四都一律平等。】
|
有道之人
【吾等未有一人是有道者,人無道,家就無道,家無道,社會就無道,社會無道,天下怎會有道?道的根本,於人心,心正然後身正,心有道,身才算是有道之人。身有道,家、國、社會、天下自然有道。我們不懂「道」,所以孔子說「仁」,附帶說「道」,我們不必做到仁,做到恕就可以了,只要肯力行恕,就接近仁了。】
|
——
節選自《雪公師訓集錦》
|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