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生活学堂 每周经典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前往北京诚敬仁首页

 

 

 

 

英烈言言  赫赫鲁公
观动漫《真卿劲节》有感

常老师 北京诚敬仁

 

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拨开历史的烟云,一位高大的老者渐渐浮现在眼前,他正气凛然如巍峨的泰山,冲天豪气,昂然有不可犯之色,其身后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镌刻着雄浑壮美笔力刚健的大唐楷书——《多宝塔碑》,他就是颜真卿颜鲁公。立朝正色、以安横流;中正宏阔、格力天纵;掾笔铁腕、盛唐书魂;满门忠烈,流芳千古。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位万世敬仰的伟大政治家、书法家呢,这还得从他的家族说起。

颜真卿字清臣,(公元709—758年)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父亲颜惟贞出身显赫、学识渊博,母亲殷氏更是出身于书香门第,颜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复圣颜回,奠定了“仁德好学传家”的家风,颜家第五世祖“颜之推”更是撰写《颜氏家训》成为后世修身持家处世为学的典范;姑母颜真定精究国史博通礼记,曾为蒙冤受害的叔父割耳申诉以至叔父沉冤昭雪,姑母壮烈的孝举在颜真卿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无形中塑造了其性格中刚烈的一面,舅父殷践猷更是潜心教授小颜真卿大字楷法,传授习书心得,这也奠定了他点画圆整,雄浑壮美的传世书风……颜真卿就是在这样的家族背景下耳濡目染渐渐长大的。

成年后的颜真卿因能力显著,在政治生涯之初便做到了监察御史,由于他为人方正,刚正不阿,后因得罪朝中权势杨国忠而被贬至平原郡(今山东陵城),虽被下放但依然心系朝廷百姓,宣扬清廉方正之风,政绩斐然,好友高适为其赋诗云: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然而好景不长,正当大唐王朝沉浸在开元盛世的繁盛景象时,一场毁灭性的风暴——安史之乱正悄悄降临。由于颜真卿早有准备,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其郡下固若金汤,他积极联合堂兄颜杲卿率义士们抗击安禄山的叛军,取得了“平原首义”的大捷,然仅凭一人之力怎能力挽狂澜,在大局势的推动下最终失败,堂兄颜杲卿不幸被俘,由于宁死不屈,他被割断舌头,肢解身体,惨遭杀害。安史之乱中颜氏一门为国捐躯三十余人。

“有唐之德,则不朽耳!”对唐朝的忠诚,对道义的坚守始终贯彻于颜氏的族人中,这使得他们面对千疮百孔,日落西山的国度依然抱有一颗拳拳赤子心。从刀光剑影脱身的颜真卿也过得不好,奸佞当道,偌大的朝堂上竟容不下这样一位忠臣,然多舛的岁月难以撼动颜真卿的品行,乱世中他默默的坚守忠的道义……而他晚年这段悲壮的故事则更是他对“忠”的生命诠释。

唐德宗建中三年冬,“朱涛、李纳、王武俊、田悦”四贼凶焰自相称王并尊李希烈为帝达半个天下,大唐王朝又一次岌岌可危。时任太子太师的颜真卿临危受命劝降李希烈,又一次踏上为国的征途,此时的他已年过七旬。这便是德育动漫《真卿劲节》的故事。这一次再别长安城便是永别了!颜真卿孤身前往叛军所在的许州城。见到李希烈,颜真卿气度威严,大声道:“圣旨到!李希烈跪下接旨!”可阴险凶恶的李希烈又怎会接旨,他先是故作嘘寒问暖的岔开话题不与之交锋,可面对视若无睹面不改色的颜真卿,他才知碰到了硬骨头,此时身旁的叛军手持刀剑欲将颜真卿杀害,但颜真卿足不移、色不变、气度威严,李希烈知硬杠不过便以“沐浴更衣后接旨”为由先行离去,并派人安排颜真卿先住下,此时的颜真卿很明白,来到这叛军的营地就很难再回去了。第二次接旨,李希烈改变策略,他一方面不想和颜真卿马上撕破脸,一方面有意拉拢颜真卿,于是安排归顺于他的汝州官员李元平替他接旨,见到李元平,颜真卿先是怒目圆睁的呵斥其弃城投逆,面对巧言令色的李希烈更是怒骂其奸臣佞贼好不知耻,这一次彻底激怒了李希烈,他一个眼色,身旁士兵立刻夺过圣旨丢入火中,颜真卿大惊失色,悲愤中立刻扑向火中救出圣旨,在这之后,颜真卿已彻底放弃劝降李希烈,一心只求赴死。可愚蠢的李希烈仍不死心,多次威逼利诱试图寻找颜真卿软肋,他一面诉说着自己的苦衷,一面请颜真卿向皇帝奏书替自己美言以摆脱罪责,可等到的却是颜真卿一心赴死的绝笔书!李希烈气急败坏,将颜真卿软禁在汝州,后因战事吃紧将颜真卿转至蔡州的龙兴寺中继续囚禁。后神策军长安兵变,唐德宗被赶出都城,叛贼朱涛的哥哥朱泚登基,改年号应天。唐德宗兴元元年正月,李希烈在汴州登基称帝,改年号武城,七月,唐朝中央军收复长安,德宗终于返回都城。此时的颜真卿在龙兴寺内度过了他的最后时光,公元785年8月24日,李希烈给颜真卿下达最后的生命通牒,临死前的颜真卿悲愤道:“皇上,老臣谢罪了!”就这样,我们的颜老光荣就义,享年76岁,德宗皇帝听闻噩耗悲痛万分,停止上朝五日赐谥号“文忠”。颜真卿用他的一生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忠烈”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士风骨

“国家危亡,我当舍身饲虎!”明知孤身前往讨伐叛贼是奸臣卢杞的巨大阴谋,此行无异于羊入虎口,可他毅然决然地接受任务。动漫中已是风烛残年的颜真卿最后一次离别故土,知情的大臣都看得明白,这明显是卢杞在借刀杀人,众多义士都想在这场风暴中救出颜老,有的启奏皇帝,有的声泪俱下地劝阻“颜老!许州去不得啊!那李希烈绝非善辈,您这一去是九死一生啊!”颜真卿却平和的说道:“老臣在此谢过,你我不可妄断圣意”,“可是皇命如天,老臣岂敢违逆,告辞了!”泰然自若、无有惧色,这和朝堂上其他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身处乱世面对强权,常人的选择往往明哲保身,见风使舵,以身家性命为先,而颜老却能有坚定的意志和放弃自我生命的勇气从而成就大的功德。虽千万人逆之,吾往矣!这是顶天立地大丈夫的作为。回顾历史,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乏有这样的仁人志士,正是这样异于常人的选择,让他们跃出了历史的地平线成为万世传唱的圣者,也引领着这个国度一次次绝处逢生,战胜苦难。2019年,我们熟知的新冠疫情爆发,举国上下被这场瘟疫的恐怖笼罩着,而我们的医护人员在别人设法逃离疫区的时候,他们逆向而行:不问归期、不惧凶险、不计报酬、不畏生死前往重灾区的武汉,“逆行者”一词由此诞生,成为时代精神。一千两百年的今天,颜老的精神得以传承,也走入我们的生活中,在今天,我们每个人也能传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逆行精神,这是忠于事业和高度责任感的体现。我是从事书法教育工作的一名老师,我们团队的宗旨是:通过多元德艺及书法的练习帮助现今的孩子收摄心神,去除浮躁、长养定力……从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见到了各种类型和性格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比较浮躁且有些市井之气,只因繁重的学业和网络染污的双重干扰。据了解,如今学校也有不少孩子在极度的学业压力下患上了“抑郁症”……怀着教育的本质我积极地帮助他们,有些孩子的性格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当我试图去引导他们走出错误的思维和观念时发现挺难的,执拗、不愿改变、处处抱怨……看着学生们很苦,不免有些无奈和失落。可我很快又走出了负面情绪,“我们的坚持是对的!”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经济形势不景气,其他机构将侧重点多放在运作和盈利上,而我们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坚定地走在致力于弘扬多元德艺的道路上,在这个追逐功利和利益的时代,我们仍默默的坚守初心以自身所学帮大众排忧解难,选择了一条不容易的路,这不正是“虽千万人逆之,吾往矣!”的精神体现吗?虽然我们的力量微小,但切实的帮助了身边有缘的家庭和孩子们,坚持教育者的初心,忠于职业精神,我相信终有一天会有所调整和反思的。

坚守初心不惜生命的气节

动漫中不乏有令人潸然泪下的一幕幕对话:身在敌营,面对劝降李希烈已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他依然紧紧地握住圣旨,目光坚毅。“皇上放心,老臣就算死在这也绝不有辱皇命!”面对狡猾的李希烈企图用局势和利益来说服时,他悲愤的说道:“颜杲卿就是我的长兄。有这样的兄长,我这个当弟弟的怎么能辱没忠孝家门!”“我已经七十多岁了,只知道严守节操,直至一死,别无他想!”细细品读每句对话,我仿佛置身于动漫中,颜老的每句话每个字都一次次扣动着我的心弦,不觉中眼眶已湿润。此时我仿佛看到被困北海十九年誓死不降的苏武;看到受尽折磨誓死不屈的文天祥;看到中国近代史上为了追求真理光荣就义的革命烈士;看到解放战争中面对敌人酷刑死不叛国的共产党员……巨大灾难面前,恰恰那些最伟大的人物是能经受得住灾难考验的,伟大出于信念,信念即是初心,初心源于信仰,颜真卿的初心是“不辱皇命,不辱没家风。”可见家风对一个人的人格素养是何其重要,也是这个民族不屈的风骨。回归生活中,我也问问自己:“你的初心是什么?”思考片刻答案得出:“不疲不厌,勤奋踏实。”工作中,初心往往赋予我能量,让我在困难面前更加勇敢。在老师的晨读课上,“不疲不厌”经常被老师引用,“不疲不厌”本意永不厌烦疲劳,后常做为沉浸工作学习中乐此不疲的状态,作为教育者,这四个字是对教师敬业精神的要求,做起来其实挺不容易的,作为校外培训机构,家长是需要看成绩的,所以每堂课上都要尽全力保证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也经常遇到难带的学生和着急的家长,这对老师的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提了一个高的要求。遇到捣蛋鬼,如何能不疲?又如何能不厌呢 ?谁都喜欢教好教的学员,因为认真且见效快,也会容易获得家长的认可,我渐渐的被功利之心控制了,开始对学生起了分别心,当我猛然间意识自己错误的观念后,我便将“不疲不厌”作为我的教育初心,时刻提醒自己也是个平凡且一身毛病的人,是在老师的包容和鼓励下渐渐成长的,坚定初心不动摇,使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一次次纠自己的错,及时止损。其实初心坚定者往往眼光长远,因为他们知道真理是能走到最后的,反观社会,初心坚定者即便开始的起点低,然最后都通往了成功之路,不坚定者即便开始有再好的身价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忠于道义 超然的人格力量

颜真卿的“忠”不是对帝王个人意志的屈从,而是对天地道义的自觉追随。动漫中一段感人的对话再次给了我震撼。当叛贼李希烈登基,唐德宗被赶出都城 ,李希烈以天下局势企图劝降四朝元老的颜真卿,他说:“如今大势已定,你何必一心向着那个没了都城的皇帝呢。等我登基称帝的那天还请颜老指点礼节仪式。”颜真卿悲愤道:“老夫确实做过掌管礼仪的官职,而我所记的都是臣下朝见天子的礼仪,乱臣贼子的礼仪老夫不会!”短短的对话把颜真卿的“忠”推向了最高潮 ,有唐之德,则不朽耳!“我生于大唐王朝,受恩于皇上,唐王朝的德行永载史册,我只愿以自己为贡献,为唐朝留下不朽的德业!”牺牲自己成就这个时代,这是“忠”的最高诠释。颜真卿死后,举国上下一片哀悼,灵车归路、千里同悲,大家纷纷不舍这位一代忠臣,也掀起了讨伐逆贼的呼声,不久后,李希烈之乱终被平定。千百年来,全国各地建起多座祠堂,将颜真卿的形象铸之金石以志不朽,他的故事传唱于华阴老腔和京剧中;吟诵于历代学子的朗朗书声里;再现于绘画、撕纸的故事里;承传于颜体的书法艺术里;更矗立于庙宇、殿堂乃至山岳江海之上……这是他超然人格力量的感召。对道义的忠是超然的,是无怨无悔义无反顾的,更是圆满的,当我们为了道和义不计得失的坚持一件事情时 ,其能量最大且能感召很多能量。我也深有所感,当面对一个学生,我的当下发心是站在师者的道义上真正想帮助他和成就他时,挫折一笑而过,困难终能化解。这完全取决于发心和感召力了。杨老师是我们身边最好的榜样。“德不孤,必有邻”为了能解当下孩子家庭之苦,为了文化传承的道义,老师始终不移地履行着一位师者的最高道义,所以有志之士越来越多,老师的平台也越做越大,我庆幸自己跟随老师走在一条光明大道上。

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这是欧阳修《新唐书·颜真卿传》中的评价,“万古真卿义不磨,冲天豪气世间无”。颜真卿的精神、形象以及颜氏家族满门忠烈的故事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的故事,他的人格魅力及精神永远流传在颜体的书法作品中滋养着代代后人。

再次致敬一代忠烈——颜真卿颜鲁公!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

www.dfg.cn

前页 / 后页

*-*-*-*-*-*-*-*-*-*-*-*-*-*-*-*-*-*-*-*-*-*-*-*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