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

 

 

 

《老子讲生活》

(3)

今摘取书中有益于我们为人处事的语典、章句,使我们体悟到道的真谛,回归到自然的本性,人与人之间能和谐的相处。祝愿大家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如果说道看不见、不好说的话,那么天,大家都能看到。天大不大?天大。因为世上的事物都在它的范围之内,辛稼轩做诗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说星的远,并不是真的在天外。因为天的外面还是天。天骄傲过吗?天自大过吗?天有哪天不高兴了吗?天有时要下雨,有时要打雷,有时还要下冰雹,有时还要让两个行星相撞,可是,这并不是天的过失。天是按照道的眼色行事。

如果说天离得远,仍旧不好捉摸,那么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吧?岂止是看得见摸得着,我们有谁能够离开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呢?我们依附在大地上,由大地提供给我们粮食和水,由大地安排我们的栖息地,生时大地供养,死后在大地上安卧。就是烂也要化成泥土。我们可以在我们的脚下滥挖滥掘,但大地却没有趁机把我们按在地下。我们肆意地欺负大地,把腥臭的大便小便排在地上,把痰吐在地上,把凡是不要的东西不管好的坏的都一股脑儿地丢弃在地上……大地不但从没说过什么,而且还化腐朽为神奇,把所有的垃圾都化成了肥料,化成了泥土,变成自己的东西,反过来再供养人类。这就是地的道德所在。

 一生常随两件宝:以重制轻,以静戒躁。

  老子说得对,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你是个修道者,得道之人可以像云团那样擦着山上的草尖飘浮而走。这是轻吗?是轻。但是修道者也可以重,一屁股坐在地上,九头牛也难以拉动。这是重吗?这不是重。这仅是功夫而已。那么什么是重?你一颗不动的心才是重;什么是静?你一颗超然物外的心才是静。心是个最容易浮躁最容易漂移最容易因情而动的东西。老子说过,宠辱皆惊。遇到害怕的事你害怕了,遇到高兴的事你高兴了,遇到生气的事你动怒了,遇到悲伤的事你垂泪了,遇到痛苦的事你难过了,遇到新奇的事你心跳了,这都不行。

一个学生,当然这是后来的故事,学生看到一个姑娘,心动不已。他问老师,那个姑娘是什么?老师说,那是只老虎。老师这样说是怕学生心不宁静。他把姑娘说成老虎是为了打消学生的念头。可是,这学生,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他想的就是那只让他动情的“老虎”。

老师没说错,正是姑娘这只老虎把学生的一颗宁静之心吃掉了。

这个不动之心就是修道人的辎重粮草,走到哪里也不能丢掉的。

  会走路的不留行迹,会说话的不留瑕疵,会算账的不用拔弄算盘珠子。

用不着上门闩,而没人能够打开才算是懂得关闭,用不着用绳索,而没人能够解开才算是懂捆绑技。

所以圣人善于拯救世人,而无人被弃;圣人善于拯救万物,而无物被弃。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承袭了大道之明,得到了大道的真谛。

所以说,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的人是善人的镜子。如果不爱老师,又不把可供借鉴的镜子当回事,再有智慧也是身在迷中不知迷。这是要妙所在,必须牢记。

  老子说,世上的事物,本来千差万别,各有天性,不可能让它们随着谁的旨意改变。再说,世上的事物没有好坏之分,都是相比较后才有的鉴定。有前才有后,有暖才有寒,有强才有弱,有成才有毁。一切万物都是两个方面结合着均衡运化的。因此人事上也不能只执于某一端,那是一厢情愿。

一切都在那里自然存在着,一切都按照它们各自的天性发展着,用得着谁来执著于他的一厢情愿来搬弄它们吗?偏来搬弄,搞了些强加于物的东西,不是反而把事情弄乱了吗?

老子的忠告要牢记啊!大智慧的人不要偏离了天道自然的规律,而执意于主观偏激的追求,喜好不合质朴的奢华排场之风,求取极度的安泰。这自然的发展,都有它自身的平衡。比方说凡人皆有生又有死,生死两方面构成了人生的平衡运化。你总不能像秦始皇那样拼命抓长生不死药,只执于生这一端而不去死吧?而甚、奢、泰,都是违反了中道平衡的另一个极端。是不明智的追求啊。这些人为的追求终于会招来物极必反的失败。

  你看,太阳每天都在默默照耀,天下万物都在它的抚爱之下,连月亮的光星斗的光都是太阳光的折射。设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没了太阳,那是个什么结果?天地当然是一片黑暗,但是仅是黑暗吗?一切生命无论多么凶猛的动物还是多么高大的植物包括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人,都会即刻死亡。没了色彩,没了生命,所有的生动、灵动、激动、感动,所有的鲜活、鲜亮,都不复存在。这个世界只能是一片死寂。这样看来,太阳的功能大不大?功劳大不大?大得不得了。但是,太阳什么时候炫耀过自己的功劳呢?什么时候有过怨言呢?不管是赞扬它,还是诋毁它,还是无视它,它都在那里一如既往地默默照耀。不只是太阳是这样,容纳太阳的天空也是这样的,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大地也是这样的。它们同质同功,生育滋养万物而不自恃有功,本来很大却从来不自大。这就叫“天不私覆,地不私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所以老子说:“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所以人别贪那个小便宜,大便宜也别贪。一个贪字就含着祸呢。

所以人别被一时的困境压倒,更不要因此而绝望,因为事物仍在不断转化着呢。

所以人别得一时之宜而在那儿翘尾巴,尾巴任何时候不能翘。你有啥可翘的呢?你觉得了不起?你这一觉了不起,你就已经不了不起了,已经走向反面了。比你了不起的人不是很多吗?他们谁敢翘尾巴?谁翘尾巴谁就被掀倒。被掀倒的那些人都是因为翘了尾巴,你还不吸取教训?

再说,你那些不了起的资本,从何而来?上边没人领你,下面没人捧你,你能行?你以为天没帮你的忙,地没帮你的忙?你并没在这个世界之外,你与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仇人也对你有好处。因为有仇人在着,你那颗心就不敢有丝毫的疏忽更不敢有丝毫的造次,他是在从另一个方面帮着你成功。所以,这个世界是值得你感谢的,值得你敬畏的。这样一想,你还翘尾巴吗?

自从你降生的那一刻,你与这个世界就构成了一种关系。相互交融又相互排斥的的关系。你顺应它,依附它,感知它,感激它,你就成功;你自以为是,自恃其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把尾巴当旗帜高高翘起,那就只剩下了失败。

“强梁着不得其死!”

老子的话可谓振聋发聩。

  凡事心怀满足,适可而止,就可以安命无灾,长保不辱。

  所以老子说,知足的人,知道把握分寸的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人,才能够避免灾祸,才能够保住人的根本。舍本求末,本失末无。

可是,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人有病,人还不以为有病,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

  谁的世界是真实的呢?

都以为自己明白,其实都在糊涂之中。

为什么总有争论?为什么总有战争?为什么到处矛盾重重?

就是因为有差异,有分歧,有看法。

都以为自己对,都想着以自己的是来证明别人的非,都想把自己的是强加给别人。结果怎么样呢?说不服时,就压服,压不服时,就征服,征不服时,就冷战。最好的结果是谁也不理谁,但谁也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

  学会往外扔,才能有所得。

  人最大的恶习,就是像瞎子摸像那样,容易用自己主观立场的印象、感受、判断、以为、好恶、美丑等等,去看待世界,看待人事,其实得出的结论,往往并不一定符合世界或人事真实的情况。这又很像古人说的失斧者,自以为是邻人所窃,故而看邻人怎么都像贼。后来自己又找到了掉在山上的斧子,再看邻人,又怎么都不像贼人。其实,邻人的真实心境,你能自以为说得准吗?

只有彻底抛弃你的种种主观知见、偏见,世界平等的真相才能在你内心展现,看人看事看物,也不再有好坏、高下、美丑、生死、贵贱等等的喜好与厌恶,偏执的人也消失了,平静清净的心便升起了,你也就在道中了。

一天扔一点,或者一下子全扔掉。说者好说,真要扔掉,别说一下子全扔掉,就是一天扔一点,也不容易。这样扔下去,有一天你感到心里清静了,看见你的仇人不冒火了,说明你找到感觉了。

  成大事的人,要诀就在己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说:“那好,我就来告诉你圣人的做法。对人治理国家,容易得很。因为他没有自己的私心。《礼记》上怎么说来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私心,就会是一个受到众人欢迎的人;一个君王若是没私心,就会受到天下人的欢迎。不是这样吗?为什么有的人人缘好,有的人人缘坏?就是因为有的人少私心,有的人私心重。

  老子说,这人一生下来就预示着死。不死是不可能的。在人这一生中,生长占一个阶段,衰老占一阶段,死亡又占一阶段。而这死亡是怎么死的呢?老子说:“人之生生,动之死者,亦十之有三”,意思是说,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么回事?老子接着又说了一句:“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为了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他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像是被狗反复啃过,怎么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

你要是养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老子举了好几个例子,说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会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枪,就是遇上,刀枪也不伤他。为什么?因为他不把死当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没法了。

养生,在老子看来,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经不再怕死,那么死也就不再是问题。生死这一关过去,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够长生。没想到长生,反倒能长生。一心想着长生,反而死得快。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带现象。

  因此,我们人应该感恩,感谁的恩?父母的恩,亲戚的恩,朋友的恩,邻居的恩,所有人的恩。我们谁也离不开谁,甚至包括敌人对手。是他们逼我们思考,逼我们聪明,逼我们少犯错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柳宗元才说出了“敌去招过,敌存灭祸”的话。

但仅仅感恩是不够的,还要报答。报答父母,报答师长,报答社会。因此从懂事起,就该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这个社会,不断培育自己的爱心,来爱这个世界,来爱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爱多了,仇恨就少了,爱多了,烦恼就少了,世界清平,家家和睦,人人自在安详,那这个世界会有多美好啊。

  所以老子要人们,把眼光看得远些再远些,把心眼放得宽些再宽些。你方正,却不要以此来卖弄,更不要看不起别人。你聪明,也不可锋芒毕露,以免无意中伤害到别人。你直率,但不可放肆,直率一放肆,就会自我膨胀。你心地光明,但不可以此来耀人的眼目。你来耀人的眼,别人就会疏远你,那样,你就是有光明又有什么用呢?这就说明,你的优点运用不当,就转变为缺点了。

  真正能做大事的人,从不轻易说大话;真正有能力有智慧的人,从不轻易许诺和自夸。他们总是以做艰难之事的心态来把每一个细节小事,审慎认真地做好。这才是伟大人格成就伟大事业的榜样啊。

  有好多的鱼看到那么多鸟在天上飞,也想跳出水面。有的还真跳了出来,可是怎么样呢?河岸上的死鱼能回答吗?

鱼死了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到死也大睁着眼睛,死鱼眼中仍映着天空中飞鸟的影子。人也是如此,整天依着自己的意志或者脾气行事,偶尔意志和脾气与道相随,有了一些成绩,就以为是自己功盖天地;在意志和脾气与道相悖时,肯定一败涂地。这时,他不是总结经验教训,改变自己而归向大道,反而怨天尤人。这不是和死鱼一样吗?

(完)

本文敬摘自《老子讲生活》。

前页后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