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

 

 

  

晏子故事系列》之十二

晏子辞景公之赐

一次,晏子正在家里吃饭,景公派遣的一位使者正好前来,晏子见他还未吃饭,便将自己的饭食分给使者吃,结果,使者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

使者见晏子身为齐国的重臣,竟然连接待宾客的饭食都没有,分了食物给自己,彼此都未能吃饱,感到很惊讶,于是回去后,便将此事报告给景公。齐景公听闻后,也颇感讶异,感慨地说:「唉!晏子如此贫穷,寡人竟然不知道,这真是寡人的过错啊!」

于是,景公特地派了官吏,拿了千金与市租要赐给晏子,以此来接待宾客。然而,晏子却推辞不肯接收。景公再三要送给晏子,晏子才很郑重地向景公拜了两拜,辞谢说:「臣家里并不穷。臣将君王的恩赐被及父、母、妻三族,又延及交往的志士,救济了许多百姓,君王的赏赐实在是太厚重了!臣家里并不贫穷啊。臣听说,从君王那里厚取,又厚施于百姓,以君之惠,争君之民,是代君治民,忠臣不如此做;从君王那里厚取,却不肯施于民,这是私藏己用,仁者不如此做;进取于君,退又不能济士,身亡后将财产留给他人,如同家臣为主子藏财,不能将财有所利用,智者不如此做。而一个人只要有十稯布、一豆食的量,就足以免于饥寒了。」

景公听了,仍然希望晏子接受,于是又对晏子说:「昔日先王桓公,把书社五百赐给管仲,管仲并不推辞,也接受了下来,先生您又何必拒绝呢?」

晏子回答道:「臣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臣想,或许管仲当初之失就是臣今日之一得吧?」因此再拜而不敢接受。

又有一次,在午餐时,梁丘据到晏子家,见他家吃的是粗茶淡饭,很简单的素菜,肉类很少,于是就告诉了景公。第二天,景公便要将都昌封给晏子,晏子拒而不受,说:「富贵而不骄者,臣未曾听说。贫穷而能无怨,臣是也。臣所以能处贫困而无怨恨,因为以贫为师,故可安于贫困,心无外染。今君王封臣都昌,等于是改变臣之师,轻师重封,将使自己被外物所惑,丧己于物,所以臣不敢接受啊!」

晏子身居相国爵位,享受万钟俸禄,自家吃的却是粗茶淡饭,就连使者来了,也只是将自己的那一份食物分给使者吃,其尚勤尚俭的态度,着实令人感动。

要说晏子真的穷吗?他并不穷啊,他将君王给予的俸禄被及了父、母、妻三族的亲人,得到晏子帮助的外亲近戚约有五百多家。而他也将此俸禄帮助那些相交的志士,救济齐国百姓,帮助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如此的财力,真可以说是大富大贵。然而,晏子自己却只需解决个人温饱即可满足,故说一个人只需十稯布、一豆食的量,就足以免于饥寒了,其勤俭的态度,实在令人敬佩。

晏子将自己的俸禄去帮助亲族和百姓,却辞而不受景公的赏赐,因为晏子晓得,以君王丰厚的赏赐,再厚施给百姓,这好像拿着君王给予的恩惠,去争得君王的百姓,以此得到百姓的爱戴,并不能使百姓感恩君王,还不如君王自己将此恩惠施于百姓,可使上下和睦,一片和乐,因此忠诚的臣子不做这厚取厚施之事,以此推辞景公的厚赐。

进而,晏子又说到,若是得到君王的厚赐,却只是藏起来私用,在看到亲友们遭受贫困,衣不遮体,或是看到有人食不果腹,家贫难挨时,却还是只顾自己,那仁慈的人也是不会这样做的。如此,君王若再赏赐,晏子也依然会节俭地生活,将赏赐去救济需要的人,这样也仍会在接待宾客的时候食不足啊!

再者,倘若将赏赐藏起来,自己用不了,死后留给别人,又像替主人藏了财产一样,不能将财物很好地用在有意义的事上,这也不是有智慧的人会去做的事。如此,晏子从三方面来拒绝景公的恩赐,说得真是在情在理,令人不得不佩服晏子这忠正、仁爱,又有智慧的心。

「君子无欲则刚」,晏子能安于贫困,也正是他能以贫为师,将贫困的生活当成自己向学的老师,因此能不被外物所牵,安于本分,安于贫俭,过得安然自在。而如此廉洁的操守,也使得晏子在为官期间,能刚正不阿,公正廉明,利益国家百姓。他这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令我们深深敬佩,也值得我们深入去学习、效法。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上一页\\下一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