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

 

 

 

《论语 ·里仁第四》讲要选录

( 一 )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居于仁者所居之里,是为美。不择处仁者之里,随意而居,安得为有智者。古语,千金置宅,万金买邻,又如母三迁,皆是择仁之意。广义而言,交友,求配偶,皆须择仁。

《疏》:「中人易染,遇善则善,遇恶则恶。若求居而不择仁里而处之,则是无智之人。故云焉得智也。居士曰,言所居之里,尚以仁地为美,况择身所处,而不处仁道,安得智乎。」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疏》:「约,犹贫困也。乐,富贵也。」

不仁之人,不可以久处贫困。久困则为非。不可以长处富乐,长富则骄奢淫佚。仁者安仁,仁者天赋仁厚,为仁无所希求,只为心安理得,否则其心不安。是为安仁。知者利仁,智者知行仁为有利于己而行之也。交友必须知其仁与不仁,不仁者无论贫富皆不可交。李二曲《四书反身录》曰:「吾人处困而学,安仁未可蹴几,须先学智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唯有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公冶长篇》,孔子答复子张说:「未知,焉得仁。」《颜渊篇》,孔子答复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仁者有智,能克己复礼,不妄为好恶,故唯有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无恶的恶字,《释文》有两种读音。一读入声,作善恶之义讲。一读去声,作好恶之义讲。氏《正义》,氏《集释》,皆说:「案前后章皆言好恶,此亦当读去声。」

孔安国注:「苟,诚也。言诚能志于仁,则其余终无恶。」

朱子《集注》:「苟,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今以恶字作好恶之义讲,则此章是说,诚然能志于仁者,便无所憎恶之人。志于仁者,能以仁厚待人。遇好人,固然能以善心待之。遇恶人,亦能以善心劝之改恶向善。所以,一个人果然志于仁,即无所恶之人。

俞曲园《群经平议》说:「上章云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此章云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两章文义相承。此恶字即上章能恶人之恶。贾子《道术篇》曰,心兼爱人谓之仁。然则仁主于爱,古之通论。使其中有恶人之一念,即不得谓之志于仁矣。」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

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安国注:「不以其道得富贵,则仁者不处也。」

何晏注:「时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贫贱,此则不以其道得之,虽是人之所恶,不可违而去之。」

《疏》:「富者,财多。贵者,位高。乏财曰贫。无位曰贱。」

富贵是人之所欲,但如不以其道得之,仁者不处。不处,即是不居,亦可说是不取之意。富贵可得,但因不合道理,而不取。这不是普通人,而是仁人。注甚得经义。

贫贱是人之所恶,氏以为,君子行道,应当得富贵,而反得贫贱,这就是不以其道得之。例如《尚书伊训篇》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作善是得富贵之道,如果作善,而得贫贱,即是贫贱不以其道得之。君子深知,时代有否有泰。在否闭之时,虽然履道,而反得贫贱,亦可违而去之。假使去之,则必去其所行之道。故君子宁守其道,而不去贫贱。氏之注可从。

孙奇逢《四书近指》说:「人初生时,祇有此身。原来贫贱,非有所失也。至富贵则有所得矣。无失无所得,有得有所失,故均一非道。富贵不可处,以其外来。贫贱不可去,以其所从来。孔子乐在中,颜子不改其乐,全是于此看得分明,故不为欲恶所乘。」氏此说大有道理。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孔安国注:「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君子去仁的去字,作舍弃讲。恶乎的恶字,读平声,作何字讲。乎,是语助词。君子舍弃仁,何得成名为君子。

君子希望成贤成圣,必须行仁。但是,何谓仁,如何行仁,皆非人人所能了解。君子行仁,未能完全至于仁,首须能近乎仁。例如恕道,刚毅木讷,皆是近仁。又《礼记中庸》:「子曰,力行近乎仁。」孔颖达疏:「以其勉力行善,故近乎仁也。」孔子教人孝弟忠信,即是重要的善行,故能力行孝弟忠信,亦即是近乎仁。近仁即能至于仁。不近仁,则远仁,远则去仁,不能成其为人所称的君子。

如何不去仁,下文云: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终食之间,就是吃一顿饭之间。违仁,即是去仁。造次,马融说是急遽,郑玄说是仓卒。造次就是仓卒二字的转音。《疏》说,急遽、仓卒,皆是迫促不暇之意。颠沛,马融注为偃仆。

君子既然不可去仁,则须经常保持仁心,虽在一食之间,亦不能去仁。造次必于是,急遽时,其心亦必在仁。颠沛必于是,在偃仆之际,即是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其心亦必在仁。此为君子须臾不可离仁之义。

自「君子去仁」至「颠沛必于是」。古注与前合为一章。陈天祥《四书辨疑》说:「前段论富贵贫贱去就之道,自此以下,至颠沛必于是止,是言君子不可须臾去仁。彼专论义,此专说仁,前后两段,各不相关。」氏主张,前后两段,各为一章。树德《论语集释》从氏之说。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我未见好仁者……加乎其身。」

孔子说:「我未见过好仁者,亦未见过恶不仁者。」好仁者,此人以行仁为所好。恶不仁者,此人遇见不仁之人则厌恶之。好仁者,恶不仁者,注就两人解说,先儒亦有作一人解说,以为一人心中有好有恶。两说可以并存。

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安国注:「难复加也。」尚亦通上。好仁的人,凡事皆依于仁,此是实行仁德的上等者,无人更上于他,所以难再加乎其上。《疏》说:「故李充曰,所好惟仁,无物以尚之也。」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厌恶不仁者的人,其为仁矣,他的为仁,即在「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依《疏》说,此人既厌恶不仁者,便不与其亲狎,不仁者便不得以非理不仁之事加陵于此人之身。所以孔安国说:「恶不仁者,能使不仁者不加非义于己,不如好仁者无以尚之为优。」恶不仁者,虽然比不上好仁者,但能远离不仁者,洁身自好,而不为恶,亦得为仁。《疏》又一解释:「其,其于仁者也。言恶不仁之人,虽不好仁,而能恶于不仁者,不欲使不仁之人以非理加陵仁者之身也。」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孔安国注:「言人无能一日用其力修仁者耳。我未见欲为仁而力不足者。」此意是说,有谁能在一日之间用力行仁呢。如果有人能够一日力行其仁,孔子未见其人之力不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力行近乎仁。」例如力行孝弟忠信,就是近仁。孝弟忠信,有浅有深,人人可行,人人都有可行之力。所以孔子未见力不足。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安国注:「谦不欲尽诬时人,言不能为仁。故云,为能有尔,我未之见也。」《疏》:「世中盖亦当有一日行仁者,特是自未尝闻见耳。」

朱子《集注》:「盖,疑辞。有之,谓有用力而力不足者。盖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见耳。」

注谓有用力而力不足,虽异注,其说亦可取。

陆陇其《松阳讲义》,引庆源辅氏说:「此章三言未见,而意实相承。初言成德之未见,次言用力之未见,末言用力而力不足者之未见。无非欲学者因是自警而用力于仁耳。」

恭录自《论 语 讲 要》雪公 讲述 ,徐醒民教授 敬记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前页 后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