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中很重要的一个项目。说得最透彻的我以为无过于荀子《大略篇》的这几句话:「国将兴,必贵师而重传。贵师而重传,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传。贱师而轻传,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快是恣肆的意思。)直把尊师当做国之兴衰的主要原因。
所谓「尊师」并不仅是对于教师个人表示敬意与慰劳,更重要的是对于教师所传授的「道」表示重视。「道」是什么?「道」就是我国文化的传统,包括学术道德的全部。所以「尊师重道」四个字总是连起来说。因为「重道」,所以才「尊师」。
不要以为师的责任在传道,师便是泥古而且保守。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是熟习故旧的学问,知新是研讨新的知识。亦即所谓博古通今。能温故知新才合于为师之道。换言之,为师者本身须要不断的进修,随时充实自己,不但充实本身的学问,而且「学不厌,诲不倦」的精神也可以为后生小子的楷模。
自从近代教育趋重专业分科,一般学子以及教师渐有偏重新知疏于温故之势。王充《论衡》:「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古今不知,称师如何?」温故知新,应该并重。用现代语来说,我们需要专门知识,也要通才教育。博古通今的教师才能负起承上启下的重担。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语见《后汉书灵帝纪上》)所谓人师,乃德行才识并皆卓越,可以为人师表者,不懂专治一经,不必在朝在位。荀子《儒效篇》:「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盖极形容德学俱隆之士之所以为大众所推崇。像这样的人师之最高的表率当然是孔子。
孔子一生的遭遇并不顺利,虽然他不是没有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刘向《说苑·立即篇》有一段关于孔子的故事: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为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遂辞而行。
(廪丘,古邑名;致廪丘以为养,以其邑之收益为供养之赀。)《吕氏春秋》也有同样的记载,并附以评语:「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蔻,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这就是孔子的人格,不为利诱。就孔子不见阳货一事而论,也可看出他的操守。像他这样耿介的人,只好栖栖皇皇的周游列国之后,专心教诲他的生徒了。孔子弟子三千余人,真是桃李满天下,虽然他周游的区域不广,大概不出今之河南山东两省,在当时能拥有这样多的徒众,其声誉之隆可想而知。
设帐授徒是清苦的事,古今中外莫不皆然。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所以他就夸奖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貂者立而不耻心者,其由也与?」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安贫乐道的作风,一直影响到如今许多人士。今之世有集体罢工要求加薪者、有集会提议自行调整待遇者,尚鲜闻教师有争取更多的束修者。投身教师行列者。本应志不在此。
由于时代不同,今之师生关系和以往大有差异。孔子弟子三千,直及门而比较长期受教、身通六艺者不过七十余人。孔子为人师大概有四十年的经验。如今我们的学校教师届退休年龄者有几位说得出七十几个学生的姓名?如今学校与教师之间有聘约,类似雇佣的关系,而学生近似顾客。学生人数众多,师生接触机会很少。我国学生素无发问的习惯,教师上课几乎全是一人表演性质。师生的关系渐渐其淡如水。
我想教师所能得到的真正的快乐,不是区区的一点奖金,也不是一纸奖状或一块匾额,更不是一席饮宴,或是被邀游园,而是看着一批批的青年学子健康的成长,而且其中很多能在学术事功上卓然有成。
孔子是一个谦逊的人。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不是天才,但是他肯用功。而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有所谓「知识上的诚实」,尤足为人师法。
本文选自《雅舍精品》中【孔诞日与教师节】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