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德育故事-八德夜话

 

 

 

 

 

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单

《中华德育故事》动画片:闵损芦衣(初集 孝篇)

一、故事梗概
从小闵损的生母就过世了,父亲为了更好地照顾闵损而续弦,闵损
在面对后母的百般刁难时,依然很孝顺。尤其在父亲发现闵损的棉衣是
后母用芦苇絮缝制的,要休掉后母时,闵损说出了:母在一子寒,母去
三子单。感动了后母和父亲,更感动后人,成为历史上的千古美谈!

二、启示:
(一)生母对闵损影响最大的是德行教育。
(二)父亲是为了照顾闵损的生活续弦,为了家庭一心扑在事业上。也代表
了家庭生活的分工有制,男主外女主内。
(三)父亲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很重视,嘱咐继母一视同仁。
(四)闵损吃饭坐在一边,成全继母一家的欢乐,既体现在闵损的成人之
美,又体现了他的谦卑之心。
(五)闵损因为受到生母教育的基础,无论遇到任何境遇都存着一颗本善的
心,不会对继母的行为所动摇孝道,最后用自己的孝心孝行感化了继
母。
(六)为人子女,无论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如何,都应该随顺父母的心愿做事
情,即使父亲只有不是之处,也不该当面顶撞。
(七)继母虽然对闵损不好,但还是持家有道,在闵父不在家的时候,仍然
治家井井有条。后母只是偏疼自己儿子,不能明白道理的缘故。一旦
扩大心量,懂得真正的爱,不是光爱自己的孩子,更会爱前妻的孩
子,闵损更做到了「亲憎我 孝方贤」的孝亲顺亲的精神。
(八)为人母,对待亲生与非亲生的态度上,说明教育是不应该有私念的,
一旦感情用事,是无法教育好子孙的。因为孩子的心是纯洁的,父母
教什么就学什么。
(九)闵损的委屈容忍。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宽容悲心,换来
了后母的觉醒与闵家的幸福。
(十)继母听了闵损为她求情的话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唤醒了内心本善的良
知。说明,善念也是需要启发的。
(十一)无论我们听到任何的话语,都必需经过实是的求证,否则极可能是
场误会。闵父听信后母不实之话,信以为真。

三、学到:闵损的孝心、孝行,事亲、顺亲。
(一)闵损能体察父母的心,我是否也能经常体察父母对我的关心与照顾。
(二)闵损对父母的态度,做到了《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
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是否也能向他学
习。例如:后母命做家务,马上答:「是的,母亲」。做累了,依然
没有半句怨言,仍然顺亲意继续做。试问自己,闵损能,我能吗?
(三)闵损对继母的理解与体谅,因为看到两个弟弟还小仍需后母全力照
顾,所以闵损能真心为后母分担家务,闵损能,我是否也能经常想到
母亲干家务的辛劳,平常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呢?闵损不仅做到
了友悌两个弟弟,同时也做到了很好的为兄的榜样。
(四)闵损对繁重的家务活毫无怨言的承担,顺亲服侍后母的精神,令人感
佩叹服,假若是我,是否能做到几分呢?想想家里的活, 至少应从
自己房间做起。
(五)闵损对两个弟弟十分友爱与照顾。在后母百般刁难下,闵损还能这样
让苹果给弟弟吃,宽宏的胸怀,我们能学到几分呢?
(六)闵损未曾向父亲告状后母的偏袒,不仅默默忍受严寒中劈柴,还上山
砍柴,虽疲惫不已干活至天亮,依然无怨无悔,即便摔倒也坚忍撑
着,坚强的毅力与宽大的心胸,问问自己,我们能学到闵损几分呢?
「勿畏难」的精神,我们能终生持之以恒吗?
(七)当父亲鞭打第一下时,闵损道出了「父亲请息怒」仍未曾说出自己委
屈的真相,他的顺从亲心,实在令人感动泪下,假如是我,能忍受
吗?
(八)听到弟弟欢笑声,不但没有嫉妒,还露出欢喜的笑容,宽广的胸怀,
又做到了《弟子规》的哪些经文呢?
(九)后母吩咐的活,闵损从未拒绝过,而且还很顺从的答应,面无难色。
想想爸妈要我干活,我是否也能欢喜接受呢?
(十)闵父休妻时,闵损不但没有告状,还替母求情。这伟大情操,想想自
己的心量有多少呢?
(十一)闵损会常常谨记母亲的教诲。我们是否也能经常记起老师与父母的
教诲呢?又能做到几分呢?我们是否能经常在父母身边提起小时候
的诸多趣事,来讨父母欢心呢?
(十二)闵损小小年纪驾车带父亲出门购物。我们是否也要多学技能,将来
为父母服务呢?
(十三)「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真情的流露,道出来闵损何等孝
心啊!
(十四)人能流传千古的是德行,不是名利,所以我们在求学的过程中,要
经常省思自己的德行,是否与日俱增了呢?自己的过失,是否经常
反省改过呢?
(十五)闵损能以德报怨,挽救了闵家,挽救了两个弟弟没有失去亲娘,这
份至孝维持了闵家的幸福。一家的幸福,靠的都是每个人无怨无悔
的付出,才能圆满。期望自己从今而后能多为家里出一份力。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

相关链接:
 

 

上一页//下一页  


当前位置:首页-德育故事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