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菁華錄 卷八
侯官吳曾祺評注
表記第三十二
此篇體例與坊記相似。坊記多示人以所當戒。故以坊為名。此篇示人以所當法。故以表為名。篇中言仁處多。程子稱表記為近道。蓋宋世儒者亦多尊信是篇。
篇中屢用子言之子曰。後人有疑為孔子之言。惟皇氏云。皆發端起義。事之頭首。則稱子言之。下更廣開其事。或曲說其理。則直稱子曰。據皇氏之說。則不以為孔子之言。案篇中如以怨報怨義道以霸夏道尊命事君大言望大利辭欲巧數章。皆害理。似不出孔子之口。知者辨之。
子曰。仁有三。與仁同功而異情。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與仁同過。然後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強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厚於仁者薄於義。親而不尊。厚於義者薄於仁。尊而不親。安仁利仁強仁三者之功同歸於仁而其情則異道非仁不立義非人不行凡人之舉動必右先而後左隨之故曰仁右道左
過者人所避。惟仁者受之不辭。至於利仁強仁者。不能無悔。故同過然後知仁。
仁與道相須而後無弊。故有左右之比。不尊不親。即指其弊言之。
子曰。仁之難成久矣。唯君子能之。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是故圣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己。使民有所勸勉愧恥以行其言。禮以節之。信以結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極之。欲民之有壹也。小雅曰。不愧於人。不畏於天。圣人制行立敎以天下之所能行者為之法所以為達道也惟不制乎己故民之跂乎此而有所勸勉知不及乎此而有所愧恥則於仁也知所向矣非特此也制禮以節其行而使之齊立信以結其志而使之固容貌以驗其文之著於外衣服以稱其德之有於中朋友切磋相成以至於極而後已五者輔道而夾持之欲其趨向之專壹也小雅何人斯之篇
不矜己長。不露人短。此忠厚之道。故謂之仁。
上言責人如此其寬。此言敎人如此其備。故人皆樂而從其敎。
所以成人之道如此。
是故君子服其服則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則文以君子之辭。遂其辭則實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恥服其服而無其容。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恥有其德而無其行。是故君子衰絰則有哀色。端冕則有敬色。甲胄則有不可辱之色。詩云。維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詩曹風候人之篇
容辭皆見於外。德則蘊於內。必內外如一。而後能去偽而存誠。所謂仁者一誠而已矣。
詩為剌曹共公而作。引之以為無實者戒。
子言之。君子之所謂仁者。其難乎。詩云。凱弟君子。民之父母。凱以強教之。弟以說安之。樂而毋荒。有禮而親。威莊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如此而後可以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敎之者以道驅之說安之者得其心也
凱弟二字。分作寬嚴看。凱主嚴。故曰強教。弟主寬。故曰說安。嚴者父道也。寬者母道也。
今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母之親子也。賢則親之。無能則憐之。母親而不尊。父尊而不親。水之於民也。親而不尊。火尊而不親。土之於民也。親而不尊。天尊而不親。命之於民也。親而不尊。鬼尊而不親。下無能賤其無能之子也命者造化所以示人者也顯而易見故人玩之鬼幽而難測故人畏之
極言尊親之義。以水火天地人鬼為比。
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先祿而後威。先賞而後罰。親而不尊。其民之敝。憃而愚。喬而野。樸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先罰而後賞。尊而不親。其民之敝。蕩而不靜。勝而無恥。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其賞罰用爵列。親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慚。賊而蔽。
此即夏殷周三代所尚不同。以明尊親之義。
夏尚忠。忠者奉上。故尊命。殷尚質。質者不欺。故尊神。周尚文。文者多儀。故尚禮。
子曰。夏道未瀆辭。不求備。不大望於民。民未厭其親。殷人未瀆禮。而求備於民。周人強民。未瀆神。而賞爵刑罰窮矣。未瀆辭以其尊命也未瀆禮以其後禮也未瀆神以其敬神而遠之也不求備不大望於民即省刑罰薄稅斂之事未厭其親尊君親上之心自不能忘也強民言殷民不服而化之之難賞爵刑罰之制至周而無以復加故曰窮矣
三代之法。主於相救。而皆不能無弊。蓋時愈近。俗愈下。則治之愈難。皆時使為之。而非三代之政。有所優劣也。
子曰。虞夏之道。寡怨於民,殷周之道。不勝其敝。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
子言之曰。後世雖有作者。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親而尊。安而敬。威而愛。富而有禮。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畏義。恥費輕實。忠而不犯。義而順。文而靜。寬而有辨。甫刑曰。德威惟威。德明惟明。非虞帝其孰能如此乎。富而有禮節於物者也惠而能散周於物者也恥費用者儉於自奉也輕財寶者薄於言利也
此節語意與禮運首節極相似。大約慨近世之敝。而恍然思上古之治。蓋皆近於道家之言。漢時尊尚黃老。故所見如此而皆托於孔子之言。蓋不如是不足以欺世。太史公論六家要指。其論道家說亦如此。
——
未完待續 ——
上一頁
//下一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www.df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