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字延益,謚號忠肅,浙江錢塘人。在明朝的歷史上,于謙是一位著名的「救時宰相」。
于謙從小就仰慕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勉勵自己。少年讀書的時候,于謙立志以天下為己任,他思考著古今治亂興亡的道理,慨然寫下了《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宣宗宣德初年,于謙被任命為兵部右侍郎,兼河南、山西兩省的巡撫大臣。于謙不攜家眷,常獨自一人去上任,冬春在山西,夏秋到河南,正如他在詩中寫的:三晉沖寒到,中州冒暑回。山川元不改,節候自相催。
在任的時候,于謙常常騎馬到下屬的各個地區考察民情,向當地的老百姓詢問生活情況,訪察地方官施政的得失。回到官邸,他就一五一十寫下來,上疏給皇上。如果地方上有了小的水災或旱災,他也馬上報告朝廷。就這樣兢兢業業地,于謙在巡撫的任上一乾就是十九年。
于謙為官非常清廉,每次進京辦事,從不帶任何禮物送人。有人勸他帶些土特產做交際聯絡,他聽罷,笑著舉起兩袖,答道:「吾唯有清風而已。」
明英宗的時候,于謙任兵部左侍郎。正統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剌部落首領也先率領騎兵大舉南犯。當時宦官王振專權,極力鼓動明英宗北上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埜勸諫,但是皇上一意孤行,貿然親征。結果,明軍在土木堡遭到慘敗,英宗被俘,也先率瓦剌大軍直攻北京,企圖一鼓作氣占領明朝的都城。
消息傳到京城,一時間人心惶惶,許多大戶人家紛紛南逃。因為京城裝備精良的守軍都已經隨英宗出征,剩下的士兵不足十萬,都是些老弱;而瓦剌軍兵強馬壯,乘勝而來,大有不可抵擋之勢,北京城岌岌可危。
這時,留在京城監國的郕王朱祁鈺請大臣們出主意。一部分大臣主張朝廷趁瓦剌軍尚未到來之際,趕緊遷都南方。這時候,于謙毅然站出來,非常嚴肅地說:主張南遷的人,應該斬首。京城是社稷的根本所在,一旦動搖必將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大家難道不記得南宋遷都的教訓嗎?一句話點醒了眾位大臣,郕王也非常支持于謙的看法。由此,南遷的提議被廢棄,保衛北京的策略確定下來。
國不可一日無君。英宗被俘,也先屢次以其相要挾。國難當頭,社稷為重,于謙和大臣們果斷地擁立英宗的弟弟郕王即位,也就是明景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于謙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全權指揮保衛北京的戰役。當時,朝野上下都倚重于謙,于謙當仁不讓,也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于謙受命之後,奏請皇上立刻調集軍隊奔赴京師,其中包括南京、北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南京沿海的備倭軍及運糧軍,於是人心漸漸穩定下來。
于謙考慮到當前的戰局,慷慨激昂地對明景帝說:目前敵寇得志,扣押英宗的大駕,勢必輕視我國,長驅直入,請皇上嚴令各個邊關的守臣協同起來,竭力防范。京師的士兵、軍械都快沒了,需要趕快分頭招募民兵,命令工部打造盔甲和兵器。文臣做巡撫,武將做將帥,至於領兵打仗,守護京師的任務,則由臣下擔當,如果臣辦事不力,請陛下治臣之罪。景帝聽後,非常贊同,立即采納了于謙的意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通州是北京的屏障,又是京城糧食的儲存地。在瓦剌軍的進攻下,一旦通州失陷,糧食難以保全。但是,朝廷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搬運糧食。這時,于謙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奏請景帝,允許城中的官員、士兵預支糧餉,讓人們自己去取糧、運糧,能多運的還有獎勵。這樣一來,通州的糧食很快就運入北京了。
怎樣守衛北京呢?此時也先已經率領大軍攻破紫荊關,挾英宗直奔京師而來。大敵當前,有的將領建議挖很深的城壕擋住瓦剌的騎兵,也有的建議固守城中,讓敵軍久攻不下,自動離去。
于謙則認為,堅守不出會示弱於人,使瓦剌軍輕視我軍。在景帝的支持下,他將原有的和新招募的兵士共二十二萬人,分列於京師的九門之外,自己則身披甲胄親赴兵營督戰。這九個城門分別是: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朝陽門、西直門、阜成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部署完畢,于謙將兵部的事務委托給侍郎吳寧,下令關閉各城門,列陣城外,以示背水一戰、誓死衛城的決心。
當也先帶兵抵達北京的時候,驚異地發現,眼前的明軍紀律嚴明、秩序井然,與土木堡被擊敗的明軍大不相同。原以為旦夕可下的京城,并不像他預想的那樣不堪一擊,也先的銳氣大大受挫。
也先想用計謀擾亂明軍的斗志,一開始要求明朝用萬萬計的金銀和布疋來換回英宗,後來又邀于謙、王直等大臣出陣議和,并屢次以英宗來威脅。于謙和大臣們請求景帝以社稷為重,君王為輕,拒絕這些無理要求。也先看無計可施,感到更加氣餒。
兩軍相持一段時間之後,也先騎虎難下,於是派騎兵窺探德勝門。于謙得到消息,事先在路邊空房里埋伏下士兵,再派少量騎兵且戰且退,誘敵深入。候戰多日的瓦剌兵大舉追來,結果數萬的士兵被明軍擊潰,瓦剌軍損失慘重。經過五天的激戰,瓦剌軍在各處都吃了敗仗。這時,各路的勤王兵將紛紛趕來,也先恐怕被斷掉退路,帶著英宗連夜拔營逃走。北京保衛戰取得了勝利。
雖然敵軍已撤退,于謙不敢有絲毫懈怠。他調動軍隊將瓦剌軍直追到邊關。然後又增派軍隊,駐紮在河北、山西、居庸關一線,防止其卷土重來。
也先見無隙可乘,漸漸有送回英宗、與明朝議和的意思。瓦剌使者頻頻來訪,請求歸還英宗,大臣們也建議將英宗接回來。一山難容二虎,景帝有些不情愿地說:當初,朕本不愿意登上帝位,迫於形勢緊急,是你們各位把朕推到這個位子上。聽皇上說的這麼懇切,其他的大臣都不敢作聲了,唯有于謙從容對答:陛下登上帝位,是順應天時,如今大局已定,按道理應該馬上把太上皇接回祖國。景帝環顧群臣,見大家都默然,不由得嘆口氣說:唉,就按你的意思辦吧。
于謙擔任兵部尚書的時候,除西部的瓦剌之外,全國還有很多地方出現動亂。這些前後徵調的事務,全仗于謙一人運籌帷幄。于謙的雄才大略,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他懮慮國家動蕩,人民生活不安定,常常留住在軍機處直廬,為國事殫精竭慮。
景帝得知于謙節儉,家中的房屋僅能遮風擋雨,極其簡陋,就賜給他一處位於西華門的府第,于謙辭謝道:現在國家多難,臣子何敢自安。最終沒有接受皇上的賞賜的府第。
景帝對于謙的了解越深,越感佩他的為人,每當提拔大臣的時候,必定徵求于謙的意見。于謙不避嫌怨,向皇上如實匯報,結果有些沒當上官的人,就怨恨他,而才能不如于謙的人,往往嫉妒他。于謙性情剛強,當遇到處理事情不能如意時,忍不住撫胸嘆息:我這一腔熱血,不知會撒到何處!
景泰八年正月,石亨等人趁景帝病重之際,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推舉英宗即位。他們懷挾私心,誣陷于謙謀反。于謙被害當天,京城百姓哭聲震天,行刑之時,烏云蔽日,可謂是天怒人怨。
錦衣衛的官兵在抄查于謙的家產時,什麼值錢的東西和罪證也沒查出來。只看到于謙的房屋僅能擋住風雨,屋里空蕩蕩的,除了書籍之外,沒有任何錢財。只有一間正室的大門鎖得很牢固,打開一看,里面是景帝所賜的蟒衣、劍器等,密封得很嚴,從來沒有動用過。錦衣衛被他的高風亮節所感動,不禁失聲慟哭。
皇太后聽到于謙被處死的消息,嘆息、哀悼了好幾天。事後,英宗皇帝也後悔自己錯殺了一位忠臣。而那些誣陷于謙的人,不到一年的時間,竟接二連三地因貪污或謀反罪落獄,使于謙的冤情得以天下大白。
明憲宗成化二年,于謙的冤案昭雪,憲宗在詔書中贊嘆于謙道:「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之獨恃,為權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詔書被天下人傳誦,歷史終於還忠臣以公道。
由此可見,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年少時的一首《石灰吟》正是他一生的寫照,其忠烈的丹心,足以明徹千古,與日月同光。
大方廣編輯部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