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話題

 

 

 

婆 媳 之 間

(二)

場景一

陳家自娶了媳婦之後,生意特別的旺,婆媳間的搭檔合作、默契之好,實在是看不出是對婆媳,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生意就越來越好,如同諺語說的:「家和萬事興」。

一日,快到做晚飯時,婆媳二個雖工作正當愉快,但總要一個去做飯。在過去媳婦未進門之時,當然就是婆婆作飯,而陳家的婆媳每到做飯時,兩個人總會商量誰作飯,誰繼續工作,有時候甚至彼此互使個眼色,就知道自己做什麼。

而一般而言,燒菜也是門大學問,若媳婦做,則會先問婆婆燒什麼菜,怎麼作法,如果不懂,等燒到那道菜婆婆便來換手,讓媳婦在一旁學習,而婆媳兩人在此刻也會有說有笑,高高興興的為家人作快樂的晚餐。

當然這樣默契實在是不容易,這也是值得我們來探討研究的,到底這對婆媳有哪些獨特氣質,才能產生這麼好的互動,且來看看兩個人的人格特質:

媳婦未過門之前,從未到過夫家。雖然,這是現代的婚姻,但陳家的媳婦,來自書香門第,頗有家教,堅持未過門,就應有大家閨秀的涵養,不入夫家一步。所以一進門,媳婦便很有禮貌地對待夫家上下,而婆婆一家大小也因為頭一次娶媳婦,除了很高興家里多個人之外,同時也深怕媳婦住不慣,給兒子帶來困擾,所以也對媳婦很照顧,而想不到這一開始,就彼此為對方考慮,反而營造出了一種融洽自然的氛圍,彼此的尊重也就從生活的點滴中而建立起來。

而那和藹可親的婆婆,最特別的是沒有什麼脾氣,即使媳婦做得不太好也不會指責,或說句重話,并且很愛開玩笑,也愛泡老人茶,也愛聽老歌,所以只要婆媳一起合作工作時,不是媳婦沏茶,就是婆婆播放錄音帶,一邊聽歌一邊哼唱著,有時婆媳還一起哼著,在這樣和睦的工作中,家庭很是圓融。看到陳家這樣的生活氛圍,令許多親朋好友心生羨慕。

天下父母心,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兒女幸福美滿呢?然而能維系這樣好的婆媳關系,關鍵還是需要彼此能於婚前作好心理準備與處處能充分為對方著想,才能締造出幸福美滿的人生。

場景二

馬家的兒子是獨子,婆婆又是寡婦,所以在媳婦未過門之前,娘家的母親便一再交待,過去要好好孝敬婆婆。

母親同時也給了女兒一筆為數不小的陪嫁金,當然是怕女兒將來日子不好過,以免有後顧之懮,所以才特別準備的。而且母親交待這筆錢將來一定要交給婆婆保管,婆婆一定會替你保管好;因為在當時的風氣,婆婆通常會為兒子打理存錢,將來買房或等孩子出世之後,作為教育費用。所以媳婦懷著既期待又感恩的心來看待這一筆母親為她留的錢。

帶著母親殷殷的交待,過門第二天就把這筆錢請婆婆代為保管,婆婆也很高興帶著媳婦去開個定存的戶頭,而且一存就是二年期的,媳婦非常高興婆婆這樣的安排。

度完蜜月剛回來,婆婆找了媳婦,開口便要向媳婦借錢給兒子買車,因為兒子上班要轉兩趟車很遠,所以很希望能向媳婦借一半的錢買車,因為車款不夠;媳婦原本想婆婆應會如母親說的會為她保管才對,而且定存不是才開戶嗎?往後日子還好長好遠要走,怎麼一下子錢就少了一半,那怎行呢?然而左思右想的,反正也是自己丈夫用嘛,就不要計較那麼多,更何況還有一半!

想到此,雖有些不悅,但心里總算踏實些,所以先生很快就開車去上班。但天下事總是很令人意外,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婆婆又找媳婦談話,希望再解約,還要借出所剩下的錢來還另一半的汽車貸款。

此刻,媳婦實在是按耐不住,心想怎麼會是這樣呢?一時實在承受不了,於是剛懷孕的她,就因為心情不好而跑了出來,到處流浪,一直到孩子生出來,所幸夫妻又團圓了。

在媳婦的堅持下,他們一家三口搬出來獨立生活。這對三方而言,實際上都造成了極大的矛盾與傷害,幸虧媳婦的母親非常明理,勸女兒說道:『錢再賺就有,所有的錢買車也不是壞事,既然已經買了就算了,更何況你也懷孕了,將來也需要用車』,母親的一番勸導,女兒才止住傷悲,想通了這一切都得面面顧全大局,否則很難收拾殘局。

當小生命誕生之後,仿佛改觀了一切,一切陰霾一掃而空,婆媳合好了,奶奶也特別疼孫女,三兩天就來看小孫女,氣氛越來越好。但從此之後,婆媳彼此都有個默契,那就是都不談錢的事。

馬家的婆媳關系,一開始只因相處磨合的不順,差點拆散了一對好姻緣,除系于兩人的相愛之心不渝外,母親及時的勸化與疏導也是關鍵,所以才未造成怨偶的遺憾!

默想:假如天下的媳婦能從至愛先生想,則愛其家人有何困難

呢?更何況是其父母,沒有他的父母,焉有你深愛的人,且又是愿以終身托負的丈夫呢!

假如天下的婆婆能以包容的心,能像疼愛自己的女兒般,慢慢的教育她、引導她,她必能勝任好媳婦、好太太、好母親的角色;畢竟來自不同的環境背景,定要有時間的磨合與適應,要求過高、過快,極易產生矛盾,更不要讓兒子像夾心餅乾一樣,夾在中間痛苦。

古人云:放心寬,莫量窄,萬事乘除總在天,何必愁腸千萬結。婆媳之間的問題,細細思量,只不過心量之大小而已!

大方廣網編輯部

2005-9-26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