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話題

 

 

《彭祖攝生養性論》節選

之一

【原文】

神強者長生,氣強者易滅。柔弱畏威,神強也;鼓怒騁志,氣強也。凡人才所不至而極思之,則志傷也;力所不勝而極舉之,則形傷也。積懮不已,則魂神傷矣;積悲不已,則魄神散矣。喜怒過多,神不歸室;憎愛無定,神不守形。汲汲而欲,神則煩;切切所思,神則敗。

【章節宗旨】

此章節要主講養神,以柔弱、不極、不擾為中心。神強則長生,但如何做到神強?內心柔軟,不與人爭,是養神的要務。其次,是不要極力的強求,或者執著地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這是最傷神的。而人的七情六欲,喜怒愛憎過多或者情緒長久積壓得不到緩解,同樣會擾神傷身,也需禁止。保持心態平和自然,才能有益於身心健康。

【注釋】

神強:精神旺盛。

氣強:爭強斗狠之血氣強盛。

鼓怒騁志:鼓起怒氣為自己想達到的目的去奮斗。

【章節易解】

精神旺盛的人,壽命能長久;爭強斗狠血氣強盛容易死亡。柔弱不去逞強好勝,避開威強,叫作「神強」;為達目的,鼓起怒氣去爭斗,叫「氣強」。明明是無法辦到的事,卻強要去辦到,心志就要受到損傷;體力所不能負擔的東西,卻一定要用盡力氣去抬舉,身體就要受到傷害。憂郁不斷地積壓在心中,得不到緩解,魂神就會受傷;悲傷不已,郁積不發,魄神就會消散。喜怒過多,不能安定,精神就回不到身體;時憎時愛,變化無常,精神就守不住形骸。急迫地想要去追求欲望的滿足,精神就會煩躁不安;急切地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精神就會衰敗。

【淺說】

精、氣、神乃人生之三寶,而善養生者,以養神為首要之務,因為心神是人體的君主,君主安和,則眾臣百姓安和,國家乃昌,故而心神得養則人體精氣充盈,《黃帝內經》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就是「神強」。

反之,爭強好勝,拼命求取,則為「氣強」,「氣強」則心神躁動耗散,導致全身氣血不循常道,百病叢生。神與五臟相應,又具體稱為心神、肝魂、肺魄、脾意、腎志。文中具體列舉了情志過度所導致的幾種神傷:

一是各種條件不具足,卻仍然處心積慮的去攀求,就會導致「志傷」,進一步解釋就是「汲汲而欲,神則煩;切切所思,神則敗」。這在當今社會表現得尤為突出,人際關系、工作等各方面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患得患失,汲汲營求,心累超過身累,亞健康狀態比比皆是,各種精神疾病如失眠、夢魘、抑郁、焦慮等發病率持續攀昇。如果能夠懂得打掃心中雜亂的思緒,放下內心無謂的攀求,漸趨昇華到「恬淡虛無」、「柔弱畏威」,則「神強」體康矣。

再者如內心積蓄的懮傷和悲痛久久不能排遣,則會導致魂傷魄散。《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可作典型,提醒我們放開懷抱、拓展心胸,志存高遠,懂得掌控和調節自己的心境,才會身心調達,不至於傷殘自己的神氣。

《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過度、憎愛無定,則心君無守,神氣不能含藏,導致「神不歸室」、「神不守形」。所謂「學問深時意氣平」,無論修身還是養性皆在於此,所以「仁者壽矣」,因為神氣充沛,則「正氣存內,邪不可乾」。

心神之君誰來掌控?是每個人自己,所以排除先天因素之外,每個人自己的身體狀況都是由自己的思想、言語、行為所造成的結果,比如飲食無度、嗜酒熬夜、不知節欲、患得患失等等,使得身體衰敗。若知調心,并在日常中注重養生、養心、養性,則身體康泰,年延壽益,自然是可以達到的。

感謝陳醫師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編輯

www.dfg.cn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