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才有愛
端秀
正体字的愛,是有心的,简化后的“爱”就无心了,有心才有爱。近半年来,我略微悟到了杨老师的教导弥足珍贵,里面含藏着大心志,也即《弟子规》里的“泛爱众”,起初我因慢心而无心细品,省悟方知永远谦逊、用心才有智慧。
一. 一心多用与制心一处
杨老师常分享自己如何一心多用,我曾有疑惑:既然可以这样,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借艺术等等善巧方法,来练习制心一处的定力呢?
在杨老师办公室,我在尝试撰写课件的前言,老师坐在沙发上跟我拉家常。当时我心里可着急了,因为快要上课了,还要请老师审阅和拷课件呢,更要专心不分神呀!而且是董事长问话,我怎么也得正坐、敬听、恭答吧?
可是,老师好像不觉得时间紧迫,三番四次、轻松自在地跟我聊着。后来我就干脆放下手头的工作,转过身来专心回答老师的问题了。这时老师就说:“我经常一边画圈圈,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处理他们遇到的问题,不受影响。看来你还不行,赶紧写吧,时间不够了!”天啊!真是无时无刻不是考验。老师闲聊时也在察人,而我们可能就是纯粹的聊天,聊完就完了。
原来,修行达到了某个高度,是可以一心多用的。但是,我还没到此境界,那怎么办呢?就要先培养定力,学习一心一意地做事,到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与任何人交往,都学着用百分之百的力量,这是基本功,就像杨老师永字八法的右侧点一样重要。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也即善观根器,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紧迫盯人或是不多说让其自悟,都有着无穷的妙意,背后是期许学生都能成长的良苦用心。
二. 不会养花是因为不够爱它
多年来,我常感觉养花草植物是有闲情又有技巧才能做好的,落到我手里,就死路一条。后来发现,生机就在一念之间。
某年的诚敬仁多元德艺夏令营期间,室内蚊子特多,我用了很多方法都不管用,就上网买了网评不错的驱蚊植物,比如:茉莉花、驱蚊草、夜来香、薄荷等等。那时刚开营,忙得很,我打开快递包装后就将花草散落在角落里,想着晚些再处理,结果一拖再拖,好像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几天过去了,杨老师说跟我说,好像听到了片片哭声,她心里总有牵挂,平时基本上都不来这边办公室的,突然就很想过来看看,结果发现十几株花草正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
我感到很神奇。老师说,花草也有生命,清净会有感应。确实,当时在“忙”的我,心也是“盲”的,又怎会听到花草的呼唤呢?
老师没有责怪或批评我,一直是笑笑着讲,我也从这个感应故事中悟出了万物皆有灵。就在那刻,我能感受到花草们孱弱的能量,内心也在流泪,虽已夜深,仍去找来合适的花盆、加土、栽种、浇水,希望能挽救花草。“过能改,归于无”,它们也很争气,活得好好的。
养花草要付出爱心与时间,我有时还会跟它们聊天,祝福它们,慢慢就对它们有感情了。那时我还对着最长命的薄荷先生自言自语,诞生了一篇快乐口头作文——
我叫薄荷,现在生活在北京诚敬仁杨老师的画室。当我得知自己的金主是传说中“养什么植物都活不长”的人时,我内心是崩溃的。
但没想到,看我比别的草更爱喝水,她就不厌其烦地每天给我多浇几次水,现在我长得高大帅,有她一分功劳。
有一天她跟我商量,要摘两片叶子和在果汁里给杨老师喝。虽然怕疼,但我还是同意了。她榨的是苹果桃子汁,敲门后放下果汁就走人了。我无语了:“哎哟我的乖乖,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吗?比如这样:杨老师好,您辛苦了,请喝一杯提神醒脑的苹果桃子薄荷汁。”
她看我翠绿翠绿的还挺养眼,就想让我当模特,画一张硬笔国画的标签。虽然她画得不咋滴,心意是很好的,起码开始懂得养花赏花,有进步了嘛。
现在,最不会养花的我,却做起了插花的工作。我的习性是怕麻烦,常希望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否则就觉得很苦。而想要把花插好,就要逆着习性处处用心学习,因为平淡无奇、重复无趣的流水线作业,怎么拿得出手拍照给献花的人呢?拍一两次没问题,常年累月地拍这样单调的作品,是很难让人喜悦的。人家花钱了,当然想花儿留存时间长,而且品相好。
做事会感到很苦,主要是因为不想做,或者只想按自己的既定想法去做。其实放下这个“不想”,多学,多想想如何能令献花、见花者能生欢喜心,就会变得趣味无穷。比如水量:要先了解花的特性,康乃馨、非洲菊插瓶时只放五厘米左右的水,不宜将花瓶装满水,否则会导致花枝下半部分供氧不足而腐烂;睡莲喜水,要倒着花杆往小孔灌水,帮助吸收水分,而且睡莲杆子长,最好用高瓶养,或者根据花瓶高度把花杆剪短,水量可以到达花瓶高度的90%。天气热时,每天都要给花剪杆、换水;最后还可以把花晒干来做香,将献花者的功德发挥至最大。
只是学到皮毛,无处不是学处,如果想要学好,先当有爱对待。
三. 一切皆有可能
拿了笔杆几十年,近半年拿起了锄头,还凭一人之力把一大片地都种上了芝麻。之前因为觉得一个人“不可能”做到,所以一直没有动那片地,感触良多:
第一,发愿很重要,要相信能做到。之前同学常说:地里的活太多,她一人干不来。其实,只要发愿,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人的力量也是很大的。种一块地的三分之一时,我们三人一起做了一个上午,现在我独自完成另外的三分之二,用了一天。慢是慢了点,但还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善知识很关键。和大家一起做的那次,我基本上是锄地、挖坑,别人撒种子、掩土等等。为了确认方法,我请来附近的工人、一位老农进行现场指导,他指导我操作了一遍。理论懂了,眼睛会了,实践却是两码事,比如撒种子时拿捏的力度、均匀的速度等等,对我来说都不好把握,容易造成种子撒得时多时少。路人们看我在耕种,也常停下问候:“在种什么呀?”本地人基本上都会种地,我就抓紧请教:种完后要不要浇水呀?为什么不能浇水呢?地里好多虫子,会吃掉种子吗?为什么播下芝麻种子后要用大扫帚轻轻撒土,而不是掩严实呢?种子的力量很大,但也要善护之,实践才能出真知。
第三,时刻让自己看到希望。草多,要先除;播种要翻地、划沟,轻撒种子,再撒一点点土覆盖种子,每一步都是做出来的。有时抬眼看到还有那么多没做,便易灰心,于是我就回过头看已经完成的进度,并拍下阶段性的成果照片,鼓励自己:真棒!
第四,农禅与艺术。翻地后,在地里划出一行行的沟,就像写书法作品一样,要注意行气,垅即间距,太窄不好除草,太宽则浪费资源显得松懈。前后左右都要观照,尽量均等。不够均也没关系,毕竟知行合一不容易,先要意识到。锄地很耗体力,我便想到写书法时站桩用全身力量放松书写的方法。拿锄头时握低些,力量易入,如同写毛笔字时握笔低些更易控笔(对初学者来说)。这样干活一天也不会腰酸背痛,因为放松且站桩。
第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因为拖延耽误了不少时间,种子能不能发芽,已非我力能及,但也无妨,可以补种,或者把前面长好的苗疏些来种,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六,时机要准。我把所有的地先划沟,再种芝麻,结果发现经过一长段时间的阳光沐浴,前面翻起的土已变硬,下一步轻轻掩土就变得不容易了。多人合作能抢占先机,若条件不足, 一人耕作就要有所规划, 完成一片再开始另一片。《弟子规》有读书法:“此未终,彼勿起”,在这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地很神奇,常去亲近她,自己的生命也会开阔而富有生机。诚敬仁推出种地的学习体验课程,是相当难得又顺应教育时势的,亲自实践过就会知道,这是需要教育者以及家长有眼光,才能看到其中价值的。
四. 认识自己是智慧,了解别人是慈悲
有一天,我正在做作业,同学突然转过来平淡地说:“地里新种的芝麻全部长出来了!”我一愣,说:“全部?”同学听后,语气有点冲:“那你一颗颗数去!”我感觉不妙,就出去了。
深刻体会到,杨老师在讲《弟子规》晨读课时常说,言语、语气都是有灵魂的。我还是不太习惯“一言九顶”的语言模式,也反省自己是否有意或无心地顶撞或挖苦过别人。
在机关办公室写了五年的公文,在传统文化单位又是九年的文字工作,对语辞、句子较真是我的习气,有时候还曾经因为用词对杨老师穷追不舍,其实只是大陆和台湾两地用法不一样罢了。如果我能体会到那位同学说这句话时,面无表情、平淡语气中所隐藏的开心,以及对付出成果终得回报的欣慰,那我肯定就会说:“太好了!我们第一次种芝麻就全部活了,够厉害的!”善观察,如此重要,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书法等多元德艺以及禅修来练就的。
结 语
认真而不去较真,简单做完能舒心。不怕千万事来磨,繁杂事来亦安心。愿你我皆具爱心,深植厚德福德多。
|
|
从“泛爱众”当中,体会有心与无心的爱,其结果是不一样的!
|
|
|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
www.dfg.cn
前页 / 后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