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八佾第三》讲要选录
(
三 )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或人问孔子,禘祭之礼,其说何如。孔子先答曰不知。然后伸出手掌,告诉或人,谁能知道禘礼之说,谁即对于天下复杂之事,其如示之于此乎。「示诸斯」的诸字,是「之于」二字的合音字。斯字作此字讲。孔子说到「示诸斯」时,即以另一手,指其所伸的手掌。之于二字的「之」字即指天下事而言。「如示诸斯」即是犹如指示天下事于此手掌之中。亦即是对于天下事了如指掌之意。「指其掌」是记者之言。
「子曰,不知也。」孔安国注:「答以不知者,为鲁讳。」刘氏《正义》说:「孔子讳,即逆祀之事。」皇侃《疏》:「臣为国讳恶,则是礼也。」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程氏《集释》引陈善《扪虱新语》,以祭如在二句为古语。孔安国注:「祭如在,言事死如事生也。祭神,谓祭百神也。」皇《疏》:「祭如在,祭人鬼也。人子奉亲,事死如事生,是如在也。」
无论祭鬼祭神,都要如在。祭鬼,一心想象祖先就在眼前。祭神,一心想象所祭的神就在眼前。这样竭诚的祭祀,就能感得鬼神来享。「如在」的「在」字非常重要,一心观想,鬼神即在,观想始有感应。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包咸注:「孔子或出,或病,而不自亲祭,使摄者为之。不致肃敬于心,与不祭同。」与祭,就是亲祭。摄字作代字讲。孔子因事或因病不能亲祭,而使人代祭。无由亲自竭诚想象,不能感应。故此次祭祀如未祭然。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孔安国注:「王孙贾,卫大夫也。欲使孔子求昵之,微以世俗之言感动之也。」
皇《疏》:「时孔子至卫,贾诵此旧语,以感切孔子,欲令孔子求媚于己,如人之媚也。」
奥:据《尔雅释宫》及其注疏说,室中西南隅谓之奥。古时房屋坐北朝南,门向南开,而偏近于东,则西南角为隐深之处。尊者居之。祭五祀中的中溜神,亦在此处祭之。
灶:设在厨房,炊煮食物之器名为灶。五祀中有灶神。
《礼记祭法篇》五祀郑注:「中溜主堂室居处。灶主饮食之事。」媚奥媚灶两句,是当时的世俗语。中溜地位比灶神高,但灶神主管饮食,有实权。因此,俗语说,与其求媚于奥,宁可求媚于灶。
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时,颇受卫灵公尊敬。灵公夫人南子,品行不端,但有才能,欲藉孔子之名以壮自己声势,召见孔子。孔子见之。王孙贾误会孔子来卫求官,故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是何意思。王孙贾以奥比喻南子,以灶比喻自己。他的意思是告诉孔子,你求南子,不如求我王孙贾。
周柄中《四书典故辨正》:「奥者室中深隐之处,以比南子。灶是明处。盖谓借援于宫闱之中,不如求合于朝廷之上耳。」
「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说。这话不对。如果得罪上天,则无处祈祷。
孔子说出「不然」二字,即将王孙贾问意完全否定。再以获罪于天二语令其警惕。《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一个人非分而求,所造之恶,便是得罪于天,必受天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安国注:「监,视也。言周文章备于二代,当从之。」
邢《疏》:「郁郁,文章貌。言以今周代之礼法文章,回视夏商二代,则周代郁郁乎有文章哉。周之文章备于二代,故从而行之也。」
刘氏《正义》引《汉书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孔子美之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由《汉书礼乐志》的解说,则知周公制礼时,是以夏商二代之礼,加以损益,而制为郁郁乎有文章的周礼。古注虽依《说文》以「有文章」解释郁郁,但三代礼文既以周礼最为完备,则郁郁二字自然包含礼的本质与条文,两者兼备,而相平衡。也就是文质彬彬之意。文与质平衡,无过,亦无不及,就是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所以孔子赞美周礼之后,即说:「吾从周。」《礼记中庸》亦记孔子的话说:「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孔子的意思,就是说:「我办政治,即从周礼,依中道而行。」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入太庙,每事问。」
孔子入周公庙,见庙里的事物,如礼器等,皆问之。
包咸注:「太庙,周公庙也。」周公是鲁国的始封之君,为鲁太祖,故其庙称为太庙。包氏以为,孔子此时已在鲁国为仕,因助祭而入太庙。阎若璩《四书释地》认为,当祭祀时,雍雍肃肃,不容许每事问。阎氏引顾瑞屏说,孔子入庙,当在宿齐时,始可每事问。或是平日往观,如《荀子》所载,孔子观于鲁桓公庙,有欹器,问守庙者曰,此是何器之类。
案,孔子入周公庙,不必在助祭时,应当是在太庙演礼时,孔子入庙观礼,故可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鄹,是鲁国的鄹邑,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邢《疏》:「鄹人,鲁鄹邑大夫孔子父叔梁纥也。《左传》襄公十年称鄹人纥。」鄹人之子,即是指称孔子。
或,是或人,不具姓名者。此人说:「谁说鄹人纥之子知礼乎。他入太庙,每事都要问人。」
孔安国注:「时人多言孔子知礼,或人以为,知礼者不当复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是,即指每事问。孔子闻或人之言,便说,此问即是礼。
刘氏《正义》:「鲁祭太庙,用四代礼乐,多不经见,故夫子每事问之,以示审慎。」
孔安国注:「虽知之,当复问,慎之至也。」
董子《春秋繁露郊事对篇》:「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慎之至也。」
案,孔子入太庙,参观演礼。演是演习。既是观礼,则有学习或传习之意,每事皆可以问,此问即是礼,故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周朝有六艺教育,六艺中有射之一艺。射有军事之射,有平时各种礼射。此说礼射,古注考据甚多。简要言之,行射礼时,张布为射侯,犹今人所言之箭靶,当中以兽皮设鹄为目的。礼射观人品行,注重养德,古时不主张射穿其皮,但能射中目的即可,甚至稍偏,亦无不可。何也。因为各人之力大小不同等也。此为古时所行之道。时至春秋之末,咸主射穿其皮,则尚力不尚德矣,所以孔子叙古之道而叹之。又古注,凡行射礼,皆射三次,第一次射,但取合礼。第二次射,始取主皮。或谓射穿其皮,或谓中而不穿。第三次射,听鼓乐之节制,则合于乐。三射以合礼乐为上,主皮次之。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告朔」
邢《疏》引《周礼春官太史》:「颁告朔于邦国。」古时天子在季冬时,以来年每月的政事,定成政令书,古注称为朔政,亦称月令书,颁告诸侯。诸侯受之以后,藏于太庙,自新年一月起,每月朔日,也就是每月初一,供一只饩羊,祭告于太庙,然后上朝奉行。诸侯告朔于太庙之礼,如《春秋》文公六年《公羊传》何休注说:「礼,诸侯受十二月朔政于天子,藏于太祖庙,每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
此外,天子自己也在每月朔日举行告朔礼。皇《疏》说:「礼,天子每月之旦,居于明堂,告其时帝布政,读月令之书毕,又还太庙,告于太祖。诸侯无明堂,但告于太庙。并用牲。天子用牛,诸侯用羊。」
先儒通校诸经,以为告朔之礼本有两种。一是天子以朔政颁告诸侯。一是天子告朔于明堂,诸侯告朔于庙。而《论语》及《公羊传》所说就是后一种。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史记历书》说,周幽王、厉王时,「君不告朔。」
《春秋》记载,鲁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朔,十六年,文公又因疾病,而有四次不视朔。文公以后,鲁君告朔之礼,逐渐由旷而废。后来鲁君虽不告朔,但每月初一,仍由有司送一只饩羊供奉祖庙。
子贡认为,告朔之礼既不举行,何必仍供一羊。故欲除去告朔之饩羊。
饩羊,郑注为生羊。皇《疏》以为,生是未熟之义,生腥通用。因此,饩羊就是杀而未煮熟的腥羊。如果将生羊解释为活的羊,犹可以生养,则子贡何以爱之。爱,是如孟子所说的「不忍见其死」之义。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孔子呼子贡之名说:「赐,你爱的是一只羊,我爱的则是告朔之礼。」不行告朔礼,只供一饩羊,非为行礼而杀羊,应当去之。这是子贡爱羊之意。孔子则有另一种看法。继续每月供奉饩羊,一般人民尚可由此而知时令。后世之人尚可见此饩羊而知有告朔之礼,得以考据而有所取。是以不去饩羊,其礼尚未全废,饩羊一旦除去,其礼也就完全废弃了,所以孔子说:「我爱其礼。」
恭录自《论 语 讲 要》雪公 讲述 ,徐醒民教授 敬记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