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時令果蔬養療
《黃帝內經》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人的飲食起居都要和四時相應。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食品,這樣可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壯,人可延年益壽,但春季為肝氣當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克,即肝臟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功能。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為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腎等,若多吃酸性食品,能加強肝功能,使本來就偏之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大大傷害脾胃之氣。因此,春季飲食調養,飲食應以辛溫、甘鮮、清淡為主,少酸多甘、少肉食多蔬果,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以防阻遏陽氣發越。那麼,有哪些食物在春季宜多吃呢?
棗
|
功效: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應用:宜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調和藥性,調和營衛。
制法:生食,煮食或燒焦為末。
服法:做粥食用或單獨食用均可。 |
解說:又名紅棗。性甘平,無毒。《本草綱目》中提到:(紅棗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
大棗性味甘平,尤宜於春季食用。民間流傳著「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的說法,國外把大棗稱為「天然維生素丸」,其維生素P的含量為百果之冠,所含磷和鈣也比一般果品多。對於身體較虛弱,胃口又不好的人,平時可多吃點棗米飯:即以大米為主,配上點紅棗,色澤鮮艷、爽口潤甜、營養豐富。
紅棗雖好,也不宜一次食用太多。孫思邈指出:(棗)多食令人熱渴膨脹,動臟腑,損脾元,助濕熱。故脘腹脹滿、食積、蟲積、齲齒作痛,以及痰熱、咳嗽均忌服。而消化不良者以及糖尿病患者,不可服用太多。根據前人經驗,大棗與蔥同食令人五臟不和,與魚同食則令人腰腹作痛,因此忌與蔥和魚同食。
鍋巴
功效:補氣健脾,消食止瀉。
應用:宜用於脾虛泄瀉,胃寒嘔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制法:蒸煮米飯時鍋底所結硬塊或米飯經低溫烘烤而成。
服法:佐餐食用或單獨食用。
解說:鍋巴味苦,性甘、平。是煮米飯時鍋底所結之物經低溫烘烤而成,略黃不焦,既香又脆。《綱目拾遺》中說:鍋巴補氣,運脾,消食,止泄瀉。
焙鍋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A、維生素E、纖維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經過低溫烘烤略微炭化後,粳米外層的營養成分多被破壞,部分的淀粉也分解了,故食後極易消化。另外,乾嚼鍋巴時必須細嚼慢咽,分泌大量的唾液又可幫助消化和吸收營養,促使腸胃蠕動,增強消化功能。而且鍋巴能吸附腸腔里的氣體、水分和細菌等,達到收斂止瀉的效果。若小兒患疳積癥,宜用鍋巴煎水代茶飲,有開胃助消化的作用。
山藥
|
功效: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應用:宜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制法:煮熟或炒制,補脾常需炒制。
服法:單獨食用或佐餐食用。 |
解說:又名山芋。性甘,平,無毒。《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主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
山藥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此外,還含有皂?、膽鹼、黏液質、淀粉?、碘、精氨酸等。春季食用,可防止肝氣過旺傷脾,亦能補腎益精,使人體元陽之氣充沛,增強免疫力。
山藥因含有較多的淀粉,煮熟後可代替糧食食用。現在民間流傳有許多以山藥為主的驗方,其中應用最廣的是山藥粥,即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搗爛的山藥泥攪勻。本粥可健脾補肺、滋腎益精、強身健體,非常適合體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紅棗煮成山藥紅棗粥,則滋補效果更好,被人們盛贊為「長壽粥」。
菠菜
|
功效:養血止血,斂陰潤燥。
應用:宜用於血虛痿黃,衄血便血,壞血病,消渴多飲,大便澀滯。
制法:煮食或炒食。
服法:佐餐食用。 |
解說:又名波斯菜。主要食用葉及根,性甘,冷,滑,無毒。孟詵指出:(菠菜)利五臟,通腸胃熱,解酒毒。服丹石人食之佳。《本草綱目》中也提到:(菠菜)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根尤良。
菠菜是春天的主要蔬菜品種之一,從尼泊爾傳入我國。菠菜柔嫩味美、營養豐富,蔬藥兼優。特別是其胡蘿卜素含量可與胡蘿卜媲美。如果每天吃50克菠菜,其維生素C就可滿足人體正常需要。
菠菜對衄血、便血、壞血病、消渴、大便澀滯、高血壓、腸結核、痣瘡等病有一定療效,并能促進胰腺分泌,幫助消化。下面僅舉幾例菠菜
食療方:
若是高血壓、便秘、頭痛、面紅者,可用鮮菠菜洗凈放入開水中燙3~5分鍾,取出切碎用少許香油、鹽等拌食,一日二次當菜食用,很有療效。若是糖尿病,可用菠菜根60克,雞內金15克,水煎代茶飲;或將菠菜根切碎,雞內金研末,同米煮粥食用。若是夜盲癥,用新鮮菠菜500克搗爛,榨取汁,每日一劑,分三次服用,但須常用才有效。
菠菜雖佳,但不宜過量食用。因為菠菜含有草酸,草酸進入人體後,與其他食物中含的鈣質結合,形成一種難溶解的草酸鈣,不利於人體對鈣質的正常吸收。而且,食用菠菜會使腎炎病人的尿色混濁,鹽類結晶增多,故有腎炎和腎結石者不宜食。
薺菜
|
功效:和脾利水,止血明目。
應用:宜用於水腫,小便白濁,淋痛,痢疾,吐血,便血,崩漏,月經過多,目赤腫痛。
制法:煮食或炒食。
服法:佐餐服用。 |
解說:又名護生草。性甘,溫,無毒。《別錄》中提到:(薺菜)利肝和中。《本草綱目》中亦指出:(薺菜)明目益胃。
每至清明前後,薺菜就上市了。據分析,薺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鈣、磷、鐵、錳等多種有益成分。薺菜的吃法多種多樣,無論炒、煮、燉、煎,還是作餡、作湯,或做春卷,吃起來皆清香可口,別有一番風味。
中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淡,性微寒,能涼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熱利尿,主治婦女崩漏、咯血、衄血、便血、泌尿系統感染、高血壓等。若是婦女月經過多,產後惡露不絕者,取薺菜60克,馬齒莧60克、加水煎湯服用;若是患有咳血、吐血、尿血、便血者,用薺菜60克,配有白茅根、鮮藕節各30克,煎湯內服,亦有明顯的止血效用。此外,薺菜的花曬乾後布於席下,可辟蟲,辟蚊、蛾。薺菜的種子具有明目的功效,用於青盲目翳,視物昏花。
萵筍
|
功效:清熱利尿,通淋下乳。
應用:小便不利,尿血,痔血,乳少不通,傷損瘀痛。
制法:煮食或炒食。
服法:佐餐食用。 |
解說:此菜自萵國(今阿富汗、不丹地區)來,又名萵苣。據《食療本草》記載:(萵筍)性苦,冷(涼),微毒。藏器: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補筋骨,止脾氣。食之令人齒白、聰明少睡、解熱毒酒毒、止消渴、利大小腸。
萵筍產期較長,以春初和秋末為時令,以春筍質量為佳。萵筍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其中以鐵的含量較豐富,因萵筍中鐵在有機酸和?的作用下,易為人體吸收,故食用新鮮萵筍,對治療各種貧血非常有利。尤其是萵筍中含有一種?,能消除強致癌物質--亞硝胺引起的細胞突變,有一定抗癌作用。萵筍中的尼克酸是人體內一些重要?類的成分,可激活胰島素,促進糖的代謝,對患糖尿病的老人非常有益。此外,萵筍中所含的氟有助於牙齒和骨骼的形成。
一些人吃萵筍,常把萵筍葉扔掉,這是一種很大浪費,因為萵筍葉的營養成分高於萵筍。食用萵筍時也應注意,視力弱者不宜多食,因萵筍性寒,產後婦人宜慎食。
除以上蔬菜外,春季可提供食用的時令蔬菜還有芹菜、油菜等,也要盡可能多吃一些。
需要說明的是,有的人在蔬菜種類較少的季節,常常用多吃些水果的方法來代替吃蔬菜,這種做法不可取。因為盡管水果和蔬菜確有不少相似之處,如都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無機鹽。但兩者畢竟有區別,水果所含的多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等一類單糖和雙糖的碳水化合物,而蔬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則多是淀粉一類的多糖。攝入前者,胃和小腸可以不加消化或稍加消化,便很快進入血液中,如果食用過多,會使血液中的血糖急劇上昇,進而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使精神不穩定,出現頭昏腦脹、疲勞乏力等癥狀。而且葡萄糖、果糖大量進入肝臟後,很容易轉化為脂肪,使人發胖。而後者多是淀粉,需要各種消化?消化溶解之後才被逐漸吸收,因而使體內血糖穩定,有利於身體健康。
伴隨氣溫日漸昇高,晚春季節隨之而來。此時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在適當進食豆類等蛋白質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而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變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大方廣網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