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在心 常親仁 力為具
——弟子規心得體會
禹老師 誠敬仁書院
每逢徵文時,總須靜靜思;清心如止水,思緒漸成片。
秋日漸涼,凌晨5點的夜仍然很黑,幾家的窗裡透出點滴的燈光,喝一壺熱茶,偶然間抬頭望天,突生驚喜,除了那半輪明月,難得在北京,在此刻看到滿天繁星,此刻那都是什麼星座似乎並不重要。
我只管靜靜的喝茶,我靜靜的望著星星,似乎有點傻,可當時就真的那麼傻傻的看了好久,直到東方已泛魚肚白,星星一顆顆的也漸漸消失不見。
可我們都知道星星他們一直都在,而我們曾因北京的“霾”,久已難見北京夜空裡的璀璨星斗。而今什麼時候他們悄悄的回來了,可能也是在近些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治城理念治理之下,“霾”也悄悄的走了。
弟子規的學習,坐臥行走不也如此,一時一刻,我們的德行都在時間的小雨裡“潤物細無聲”的變化著,或好或差,不曾漏記每一條。“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天道如此,霾多星隱,日昇星沒,一切一切總是在一點點,不經意的時刻,不經意的小事中積纍成重。正如古人言“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由此拿起《弟子規》的小冊子讀幾遍,不讀不足以親近,數讀以憶己過。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確確有效的,尤其弟子規是一本實踐的指南。
從年初到現在,一幕幕的過電影,好像今年的身體抱恙的次數勝往年猶多,細思中,其中崴腳的那一次前前後後帶來的感觸怎麼那麼多,越想越多。
那一日很忙,記得是上樓拿東西,下樓時正好來了信息,邊下樓梯邊翻手機,一腳踏空,臥倒在樓梯下,痛,那是真的痛,在地上坐了好久,站起來就成了“瘸子”,好在骨頭沒傷,只是筋錯位拉傷了,找人摸了摸,一瘸一拐了半個來月,雖說後來不痛了,盤腿坐也是剛不久的事,算是真的好了吧。
『身有傷,貽親懮,德有傷,貽親羞』。出門在外,自己不照顧好自己,格外讓父母擔懮。本來是五一後想回去一兩天看看的,也沒法成行,電話裡當說是崴腳了,本身傷的不重,電話裡我也說的輕描淡寫,但父親卻是隔幾天就打來電話問問,催促去看醫生,比我自己還著急。一邊接電話,笑著答『好好,明天就去』。掛了電話去細想我都不惑之年的人了,遠方的兒啊,無論多大,在父母那頭還是個孩子。那時真不由得後悔,下個樓梯就幾秒鍾的事,下來再看手機不就不發生了嗎?『步從容,立端正』,『寬轉彎,勿觸棱』,『事勿忙,忙多錯』 無論哪一條,都是告訴自己行事要謹慎,每每不注意,在『哎呀,大意了』中後悔不已。手機手機都是手機惹得禍,怪手機,怪手機,『南牆』一直在那裡,也沒有讓你去撞啊!沒聽說怪『南牆』的。
現在是踩空了樓梯,看到視頻裡那些走路撞到電杆,掉到溝裡,誤入機動車道的實是由小見大,越想越後怕,“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其實我很少走路看手機的,就這麼一次,就直接給我掛單了。
後來我給親人朋友打電話,如果一聽對方那邊聲音“呼哧呼哧”的我就猜測對方在走路,邊走邊打,我就問一句,如果真的是在走路或是開車的,就先掛了,找時間再聊。有些可以重來,有些事可是一次就再也沒有以後了。
崴腳後記,我繼續我的一瘸一拐,卻也沒有多想過如何去防範,直到有一天沈老師提了建議,是否可以在首末臺階上沾個標誌明顯的條,就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我頓時恍然大悟,細節處見真知,牛頓之所以成為牛頓,就在於他多想了個為什麼,而不停研究下去。
好的想法,立馬安排。在入門臺階,樓梯首末臺階都粘貼了黃色,紅色的防滑貼,即使暗光情況下也醒目了很多。舉一反三千,同時將樓道口的頂燈換成了感應燈,人來燈亮,人走燈滅,而不用在黑暗中去摸黑找開關。而且再不用擔心樓道口的燈為什麼沒人還一直亮。不知道其他老師感覺如何,我自己晚上回寢時,一入門就亮的那種高級感,我感覺很美。
生活當中需要點子,點子卻又是在生活經驗當中不停激發,就好像EXCEL表格中的公式,作為使用者來講,好歹得提個需求,纔有去研究如何利用公式來自動變現的可能,如果我們只是默默的去輸入抄錄,手酸脖痛腦袋大的煩,但程序中的公式始終還是那個公式,沒有任何意義。
『三人行,必有我師』,『能親仁,無限好』,有仁心在,處處親,人人可為師。有時候我們的心量也是真的要放大再放大,《論語》中,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西方有個管理學方法叫『頭腦風暴』,就是眾人暢所欲言,其宗旨也是去發掘每個人內心不同的出發點,觸發點,獲得最全面有效的點子。由此也讓我們成長的更快,減少更多不必要的彎路,因為我們的『師』都替我們趟過了無數的雷區,只要我們虛心的接受並避之,『聽話』然後而有『創新』,成功不遠矣。
『親所好,力為具』,由臺階的防滑到感應燈,『親』,在公司,老師,同事,學員就是親,工作中常想想怎麼讓『親』更好。
楊老師一個人在三棟,之前熱水常會堵了,沒有熱水,尤其門廳一直還沒熱水,直到張老師說起,纔想起給安裝了小廚寶在門廳,謝老師幫在衛生間按了熱水器,解決了熱水問題。楊老師,楊奶奶,一個六十多的老人,遠離家鄉,在這裡天天日以繼夜的工作,我也是慚愧不已。
常想想,常溝通,或許團隊在一起點子更多一點。不說不透,不理不明,不推不走,推推溜溜,擠擠搡搡,不知不覺,或許就會走得很遠。還是要多親仁!
遠方的父母孤身在家,當然不由得牽掛,農村人條件沒那麼好,老人省電不願開多燈,晚上出院很不方便,後來也給院子裡安裝了太陽能感應燈,老人出院不用開燈還有亮,更不用擔心費電費。屋裡裝了遙控燈,在床邊放個遙控,晚上下地按遙控就可以開個小夜燈,都是些小玩意的改善,老爹卻是直說“好”。
『父母呼,應勿緩』,之前回家從沒關注過,後來在家裡看到父母總會買些三無產品,纔明白其實光給錢,他們還是捨不得花,都存起來了。那時纔想起給家裡的米麵糧油買起來,可疫情時我卻犯了最大的錯誤。以前買什麼父母很少和我說,但麵粉卻是我買的好吃,一次打電話問起,母親說麵粉不多了,再給買點。我一時忘了,母親等不上就去集上買了當地的面,後來怕疫情反復,買糧不易又買了一大袋,等我想起的時候就又買了好多,趕上中秋節,堂兄送禮又送了一大袋子,這下麵粉可多了去了,吃到來年中秋還有幾袋,麵粉入伏很易生蟲,母親每次吃都要用『蘿』把麵粉過濾過纔可以,找了大麻煩。後來母親就總是囑咐這也多,那也多,先別買,就怕我買多,其實哪是買多啊,是錯過了時候啊!其實後來想想,父母老了,又不識字,手機擺弄不明白,許多事在家裡都是堂兄,表妹他們來時幫著弄的,偶爾打電話讓買東西那一定是急用,不然他們不會張口的,可自己卻沒有那麼上心,等等就等出了問題,等不上你,父母也沒有再『勞煩』忙碌的兒子,自己解決吧,自然有些事等知道的時候也就難免多些問題了。
現在給家裡就會常問著點,注意保質期啊,什麼的,回家也會偷偷的檢查下家裡的庫存,幫著先入先出。農村老人不太注意保質期。
可能一個“力”要考慮的很多,力想,力做,力快還要力細,力周全。
老人總是最能“忍”的,卻也是讓我們最心痛的。
有時候我會很迷茫,左顧右盼,東瞅西瞅,閉眼想不出個頭緒來。
還是那句話,“做就好了”,“做著做著就好了”,弟子規是一盞明燈,常讀一讀可以指示方向,生活裡多乾點活,就像預習,實踐,再復習一樣,循環往復的前進!
楊絳先生說過,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後來纔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送給自己,分享給大家,共勉之!
|
|
文筆輕鬆活潑流暢,啟發性極強,不失為佳作!
|
|
|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恭制
www.dfg.cn
前頁 / 後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