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经》浅解 
                          丧亲章第十八 
                          【原文】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章节主旨】  
                          这一章是说明亲丧时孝子应尽的礼法。为人子女,「生事爱敬,死事哀戚」,这是孝道,也是《孝经》全书的结论。  
                          【词语注释】  
                          1.	哭不偯:气竭而尽不能委曲也。偯,痛哭时发出婉转拉长的声音。    
                          2.	容:保持端正的容貌。    
                          3.	文:文饰;修饰。    
                          4.	服美不安:穿着美观的服饰,心里感到不安。    
                          5.	旨:美味。    
                          6.	三日而食:父母去世,孝子不食三日,三日之后,就可进食。    
                          7.	无以死伤生:不可因亲人之死而伤害到活着的人。    
                          8.	毁不灭性:因哀痛而身体瘦削,但不危及生命。毁,哀毁。    
                          9.	政:法则。指圣人制礼施教的法则。    
                          10.	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丧期不超过三年,这是对人们表示哀伤要有终结。    
                          11.	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准备棺、椁、衣、衾,举行敛礼。古代的棺木有两重,盛放尸体的叫棺,套在棺外的叫椁。衾,死人盖的被子。举之,举行敛礼。分小敛和大敛。为死者穿着衣服称小敛,把尸体放入棺内,称大敛。    
                          12.	陈其簠簋而哀戚之:陈列簠簋等礼器而悲伤忧痛。簠簋,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的器皿,用竹木或铜制成。大抵簠多为方形,簋多为圆形。    
                          13.	擗踊:搥胸顿脚。古丧礼中,表示极度悲痛的动作。擗,搥胸。踊,跳跃。    
                          14.	送:送殡;送葬。    
                          15.	卜其宅兆而安措之:占卜墓地,安葬灵柩。卜,占卜。宅兆,坟墓的四周区域。    
                          16.	为之宗庙,以鬼享之:营建宗庙,以祭祀之礼,请鬼神来享用。    
                          17.	生民:人民。    
                          18.	孝子之事亲终矣:孝子侍奉父母的本务到此结束了。(或有问孝子之事亲终矣,岂自是而后可遂已乎?曰:非也。孝子之心无穷,身在一日,则思在一日。古者大孝所以有终身之慕也。此云终者,毕之谓也。谓生尽其养,死永其思,然后子职毕尽无遗。非谓从今日后遂不必容心也。)    
                          【章节浅译】  
                          孔子说:「孝子丧失了父母亲,悲伤痛哭,声嘶力竭,不再拉长余音;容貌无法保持端庄有礼;言辞无法加以修饰;若穿着美观的衣服,心中将感到不安,故服缞麻;听到动人的音乐,并不觉得快乐;吃美味的食物,也不觉得好吃;这是做儿子的失去父母亲以后,哀伤忧戚的真情表现,并非有所勉强而为之也。礼,人子于父母之始死也,水浆不入口者三日,然过三日则伤生矣。教民三日而食粥,使之无以哀死而至于伤生,虽毁瘠而不至于灭性,此圣人之为政,所以为生民立命也。丧则定为三年而不过者,孝子报亲之心虽无限量,圣人为之中制,以示民有终极之期也。父母亲去世,要准备棺、椁、衣、衾,举行小敛和大敛的礼节,陈列簠簋等礼器,而表达悲伤忧痛。搥胸顿脚,痛哭悲泣,哀伤地送葬;占卜选择墓地,安葬灵柩;营建宗庙,以祭祀之礼,请鬼神来享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以追思先人。孝子之事亲,于其生也尽爱敬之道;于其死也,尽哀戚之情。生民之本,孝为之先,于是而尽矣。养生送死,其义最大,于是而备矣。孝子事亲之道于是而终矣。夫孝之大,至于生死,始终无所不尽其极。」  
                          
                            参考资料:  
                            《四库荟要》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