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生活学堂 每周经典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课程

  [原 文 [浅解 (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

《孝经》浅解

圣治章第九

【原文】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章节主旨】

这一章是说明圣人以孝治天下的道理。圣人之治天下,以出自人类天性的孝道,感化人民,所以德教能够成功,政令能够顺利推行。

【词语注释】

1. 圣治:圣人之治天下。

2. 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很冒昧的请问,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重大的吗?敢,自言冒昧之词。

3. 天地之性,人为贵:天地万物所禀赋的性,以人为最尊贵。性,指万物得诸自然的禀赋。人与物均得天地之气以成形,禀天地之理以成性。

4. 严:尊敬。

5. 配天:祭天时以祖先配享。配,配享。以他神附于主神,一同祭祀。如天子为崇扬他的先祖,使与天同享。惟天为大,至尊无对,而以己之父配之,则尊敬之者至矣。

6.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武王崩,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周代的礼乐制度相传都是周公所制订的。

7.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所以四海之内为诸侯者,各以其职分所当然,咸来助祭,敬供郊庙之事矣。四海,指天下。

8. 故亲生之膝下:所以人亲爱父母之心,生于童幼,当嬉戏于父母膝下之时,便知亲爱父母。膝,大小腿相接的关节处。膝下,指父母身边。

9. 日严:一天比一天知道尊敬父母的道理。严,尊敬。

10. 因:凭藉。

11. 父子之道,天性也:父母慈爱子女,子女孝顺父母,是出自人类天生自然的本性。

12. 君臣之义也:君王爱护臣下,臣下效忠君王,是出自人类天生自然的义理。

13.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一个人的身体,气始于父,形成于母,其体本相连续,从此一气而世世接续,为亲之枝,上以承祖考,下以传子孙,人伦之道,至亲之续,孰大于此。续,指传宗接代。

14.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父母既为我之亲,又为我之君,而临乎其上,则恩义之厚,孰重于此。

15. 悖德:违背仁德。

16. 悖礼:违背礼法。

17.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君主推行政教,应当顺从人类的天性,敬爱父母,现在却自行违逆,使得人民无从取法。

18.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不由行善,而由凶德所得到的崇高地位,君子并不重视。善,善行,指爱敬父母。凶德,指不爱敬其亲而爱敬他人之亲。

19. 言思可道:凡有所言,必想所言皆可受人民称道。

20. 行思可乐:凡有所作为,必想所为皆可使人民欢乐。

21. 德义可尊:立德行义,必可使人民尊敬。

22. 作事可法:所作所为,必可使人民效法。

23. 容止可观:容貌仪表,必可使人民仰望。

24. 进退可度:一进一退,皆可以做人民之榜样。

25. 临:治理。

26. 则而象之:仿效而取法。

27.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引自《诗经·曹风·鸤鸠篇》,善良的君子,他的仪态端正而没有差错。忒,差错。

【章节浅译】

曾子说:「很冒昧的请教老师,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重大的吗?」孔子说:「天地万物的本性,其中以人所禀受的最为尊贵;人的德行当中,没有比孝道更重大,而孝道没有比尊敬父亲更为重要的了。尊敬父亲,没有比天子祭天时,将祖先配享天帝更为重大的了。这件事自古以来,只有一个人做到,那就是周公。从前周公代理成王摄理政事,在都城郊外祭天时,将他的始祖后稷配祀天帝;又在明堂祭祀时,以他的父亲文王配祀天帝。因此天下的诸侯,依各人的职位,前来助祭。由此可知,圣人的德行,那有比孝道更重大的呢?所以为人子者,对于父母的敬爱,是开始于婴孩相依父母膝下的时候;儿子长大之后,有能力奉养父母,就一天比一天更知道尊敬父母。圣人因见他尊敬父母,就教他敬的道理;见他亲爱父母,就教他爱的道理。所以圣人的教化,无须用严肃的态度,就可以成功;圣人的施政,也无须用严厉的手段,就可以使天下太平,这都是因为圣人所凭藉的,是最根本的孝道。父母慈爱儿子,儿子孝顺父母,是出自人类天生的本性;君王爱护臣下,臣下效忠君王,是出自人类自然的义理。父母生下儿子,延续宗族的生命,所以做儿子的,没有比传宗接代更为重大的事了。父亲对待儿子,既像尊严的君王,又是慈爱的亲人,做儿子的受到的恩爱,没有比这种更深厚的了。所以做儿子的不亲爱自己的父母,而去亲爱他人的父母,叫做违背仁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去尊敬他人的父母,叫做违背礼法。君主推行政教,应当顺从人类的天性,敬爱父母,现在却自行违逆,使得人民无从取法。不由善行,而由凶德所得到的崇高地位,君子并不重视。君子的作风,和小人不一样,凡有所言,必想所言皆可受人民称道;凡有所作为,必想所为皆可使人民欢乐;立德行义,必可使人民尊敬;所作所为,必可使人民效法;容貌仪表,必可使人民仰望;一进一退,皆可以做人民之榜样。从以上各方面来治理人民,人民敬服而爱戴之,仿效而取法之,所以很容易能够完成他的德教,顺利推行他的政令。《诗经·曹风·鸤鸠篇》上说:『善良的君子,他的仪态端正而没有过错。』」

参考资料:  《四库荟要》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网站导航 - 联系信箱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