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浅解
庶人章第六
【原文】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章节主旨】
普通百姓的孝道,就是不违背自然规律,工作生产的时候努力,生活中节约用度,以更好的奉养父母。
本章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孝道进行了简单的总结,说明人虽有尊卑地位的不同,但事亲尽孝的心,是没有贵贱分别、没有终始的。如果有人担心能力不够,无法尽孝,那是绝对没有这种事情的。
【词语注释】
1. 庶人:众人,指一般平民百姓。庶,即众,多的意思。
庶人是指拥有自由身份的平民百姓,古代等级社会中最广大、最普通的一个群体,是最主要的生产者。
庶人所从事的职业,有士、农、工、商之别。
《谷梁传》成公元年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但本书将士之孝与庶人之孝分别论述,可见《孝经》的作者没有将士包含在庶人之中。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生产,因此农民是庶民中的主要成分。
2. 用天之道:用,顺应,依循,利用。道,规律,原理,准则。
天之道,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季节变化,阴、晴、风雨、雷、电的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的规律。
用天之道,指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应自然规律,这里主要是指按时令变化安排农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3.分地之利:分,区别,分辨。利,利益,好处。
分地之利,即区分各种不同的土质、地势以及当地的气候,因地制宜,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农作物,从而获得最大的收成。
4.谨身节用:谨身,指行为举动谨慎小心。节用,指用度花费,俭省节约。
5.自天子至于庶人:指上至尊贵的天子,下至诸侯、卿大夫、士,直到庶人。
6.孝无终始:指孝道的义理非常广大,从天子到庶人,不分尊卑,超越时空,无终无始,永恒存在。
7.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患,担忧,忧虑。不及,指做不到。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事情。
【章节浅译】
利用春温(生)、夏热(长)、秋凉(收)、冬寒(藏)的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分辨土质的肥瘠和地势的高低等不同的特点(因时因地,各尽所宜,以获取最大的收成)。做事谨慎,用度节俭,以此来供养父母。这就是一般平民百姓应尽的孝道。
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孝道是不分尊卑,超越时空,永恒存在,无始无终的。孝道也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如果有人担心自己做不到,那是根本不会有的事。
参考资料:
《四库荟要》
www.df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