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經》淺解 
                          五刑章第十一 
                          【原文】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圣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章節主旨】  
                          這一章是說明不孝是最大的罪行。五刑的罪雖多,沒有比不孝更重大的,所以人人都應當盡心行孝。也說明刑罰是用以輔弼教育的。  
                          【詞語注釋】  
                          1.	五刑:古代以墨、劓(音y□)、剕(音f□i)、宮、大辟為五刑。          
                          2.	要君者無上:君者,臣下所稟命而恭敬以從之者也。乃敢要挾之,是無上也。          
                          3.	非圣人者無法:圣人制禮作樂,傳之萬世而共遵者也,乃敢非毀之,是無法也。非,非議,誹謗。          
                          4.	非孝者無親:為人子者,當行孝道以事二親,天理人倫之極則也,而敢非毀之,是無親也。          
                          5.	道:根源。          
                          【章節淺譯】  
                          孔子說:「五刑所屬的犯罪條例,有三千條之多,其中沒有比不孝的罪行更大的。以武力脅迫君王的人,是眼中沒有君王;誹謗圣人的人,是眼中沒有法紀;誹謗孝道的人,是眼中沒有父母的存在。這三種人都是招致大亂的根源。」  
                          
                            參考資料:  
                            《四庫薈要》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