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經》淺解 
                          廣至德章第十三 
                          【原文】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章節主旨】  
                          這一章是說明首章「至德」的意義。如果能夠推廣先王的至德——即孝行,那就可以使民心順從,而感化百姓。  
                          【詞語注釋】  
                          1.	家至:到每家每戶去。        
                          2.	日見:天天見面。        
                          3.	詩:指《詩經》。下引詩句見《詩經?大雅?泂酌篇》。        
                          4.	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和樂平易的君子,是人民的父母。愷悌,和樂平易。        
                          5.	孰:誰。        
                          【章節淺譯】  
                          孔子說:「君子用孝道來教化人民,并不是挨家挨戶去教,也不是天天見面,耳提面命才能教。君子以孝道教人,使凡為人子者皆知盡事父之道,是即所以敬天下之為父者矣;君子以悌道教人,使凡為人弟者皆知盡事兄之道,是即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矣;君子以臣道教人,使凡為人臣者皆知盡事君之道,是即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矣。《詩經?大雅?泂酌篇》上說:『君子以和樂平易之道化民成俗,故宜為天下蒼生之父母也。』如果沒有至高無上的美德,有誰能順應民心,感化人民,而有如此大的成效呢?」  
                          
                            參考資料:  
                            《四庫薈要》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