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經》淺解 
                          廣揚名章第十四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章節主旨】  
                          這一章是說明首章「揚名於後世」的道理。君子能夠孝順父母,而且移孝作忠,一定可以使聲名顯揚於後世。  
                          【詞語注釋】  
                          1.	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君子侍奉父母親能盡孝道,以孝作忠,能為孝子必能為忠臣。       
                          2.	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孝悌則家事必理,家事既理即可移於居官,而官事以治。       
                          3.	行成於內:在家里能把孝悌的德行表現得很完善。行,指孝悌的德行。成,有所成就。內,指家里。       
                          【章節淺譯】  
                          孔子說:「君子侍奉父母能盡孝道,因此可以把這種孝心推移去效忠於國君;侍奉兄長能盡悌道,因此可以把這種敬心轉移去順從於長官;在家凡事能治理得很好,因此可以把這種方法移來辦理政務。所以,在家里能把孝悌的德行表現得很完善的人,名聲不惟光顯一時,既立矣,必然可以顯揚於後世了。」  
                          
                            參考資料:  
                            《四庫薈要》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