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經》淺解 
                          天子章第二 
                          【原文】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章節主旨】 
                          這一章講述天子的孝道。天子雖然地位尊貴,但也是父母所生,天子如果能夠以身作則,愛敬父母,那麼人民一定會受其感化,都能盡孝。 
                          【詞語注釋】 
                          1.	天子:古代統治天下的君主。意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民,是天帝之子。                   
                          2.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親愛自己父母的人,不敢憎惡別人的父母。惡,音w□,厭惡,憎恨。                   
                          3.	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不敢輕易怠慢別人的父母。慢,輕慢,怠慢。                   
                          4.	刑於四海:作為天下的典型。刑,通「型」,法則,模范。四海,古代以為中國四境環海,故稱四方為四海,即天下。                   
                          5.	甫刑:《尚書?呂刑篇》的別名。呂侯(一作甫侯)所作。呂侯,是周穆王(武王第四代孫)的臣子,為司寇,穆王命他作書,取法夏時輕刑之法,以布告天下,故又名甫刑。                   
                          6.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天子一人有善行,天下億萬的民眾都仰賴他。一人,指天子。慶,善事。此處專指愛敬父母的孝行。兆,十億。(一說:兆,萬億。)                   
                          【章節淺譯】 
                          孔老夫子說:「親愛自己父母的人,不敢厭惡別人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不敢輕慢別人的父母。竭盡愛敬之心侍奉父母,將這種德行教化推行到百姓的身上,作為天下的典范,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尚書?甫刑篇》上說:『天子一人做好了孝道這個善行,天下億萬的民眾就都會仰賴(進而傚法)他。』」 
                          
                            參考資料:  
                            《四庫薈要》                   
                            www.dfg.cn        
                           
                         |